“裴小姐,我們初步診斷您曾經患有較嚴重的雙相情感障礙,但資料顯示您如今的狀況均有所好轉。”
“裴小姐,我會更加建議您休整一段時間,換個地方散散心……”
裴凜被折騰地腦袋嗡嗡響,煩躁地眉頭緊鎖。
方萍沒有出現,小洋房的門口信箱裡塞著一本粉色的卡通本子,用透明的塑膠袋層層包裹。
裴凜大概能猜到裡面的內容,倒水時將它塞進了廚房的櫃子裡。
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陸越煬沒再提起回首都。
裴凜狀態好的時候,會喊他出門散步,甚至還給方萍的店面換了招牌,兩人開始謀劃開甜品店。
方萍說,開甜品店容易虧本,街上的甜品店都不知道倒閉幾家了。
她就說,我有錢,能讓我們的甜品店虧本一萬年。
方萍是個極容易滿足的女人。安易和林燕去世後,裴凜就成了她無望歲月裡唯一的念想。
安易說,要是能一直陪在媽媽和凜凜身邊就好了。
林燕說,萍姐,要是凜凜回來,你一定要告訴她,她在杭城還有家人的。
林燕病逝後,林家二老沒幾年也接連離世。
離婚後的方萍有時覺得人生實在過於悲涼,每每坐在店裡盯著安眠藥出神時,手機鬧鈴就會讓她渾身一顫。
她記性不好,只能每天給自己定個下午的鬧鐘,在神像前點上一炷香。
她不是個勤勞的人,自從花店關門,她就不愛打掃店裡的香爐灰。
日子一天天過去,香爐裡的細條子越來越多,最後實在沒有插空的地方,她才會想起清理。
逛超市的時候,她聽見兩個老太太聊天,一個說在香爐裡插三支香,神仙菩薩才會更靈驗。
另一個立刻附和,說自己家的老頭子病危,她在家裡插了三炷香,每天在神像前誠心祈禱,上個月老頭子就出院了,連醫生都說是奇跡。
方萍在旁邊聽得一愣一愣,大氣都不敢出,連夜買了一大包香煙蠟燭。
一炷香換成了三炷香,點的時候還不忘供兩盞香燭。
一開始,她拉了把凳子在神像前坐著念經,唸完還要求神仙菩薩保佑裴凜早日康複。
後來她想到寺廟裡用的都是蒲團枕頭,又看了看自己,哪有人坐在椅子上祈禱的。
她又連夜換了個嶄新的蒲團,半天一跪就是一個淤青。
她常常睡不好,有時夜裡也會跑來念會兒經書。
裴凜成了她每天睜眼的意義。
她想,要是裴凜有一天醒來,回到杭城卻發現物是人非,以她的性子肯定要做出傻事,她可不能再接受裴凜的離開。
大概是神仙菩薩真的聽到了她的聲音,在許多年後的晚秋送來了裴凜。
這個孩子瘦了許多,少時好不容易養出來的臉頰肉瘦得一幹二淨。
原來神仙菩薩不是騙人的,方萍在長達黑暗的七年時間裡第一次感受到內心的狂喜。
再見面,哪裡還有怨,哪裡還有恨。
她的眼睛很像安易,但又如安易所說,透著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