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凜難以形容自己此時此刻的心情。
還是有希望的。
這幾個輕飄飄的字簡直就像是天邊飛來的一座五指山,猝不及防壓在了她身上。
“文華每個年段的前99名都會各自組成三個平行的實驗班,大家初一的排班是按入學時兩次摸底考的綜合分數決定的,在座的各位想必還是吃了不少老底,但是初二——”
“決定你們所在班級的就是這學期的期末成績。”
裴凜算是聽明白了。
成績好的進好班,成績差的進差班唄。
她來學校報到的那天,門口還豎著一塊大紅榜,上面緊密排列著三個年級段的前99名。
她記得初一榜上最後一名的成績,621。
語文124150。
數學120150。
英語107120。
科學171200。
社會99100。
真是讓人眼前一黑再一黑的程度。
裴凜悄悄問朱天達:“還有幾天期末考?”
朱天達露出一個“你保重”的表情:“13天。”
裴凜:“哈哈。”
回到家,裴凜還是難以平複自己的心情,連帶著吃飯都開始嘆氣。
“怎麼啦?”林燕笑著問她。
“文華的組班機制,我覺得並不公平。”裴凜嚥下小炒肉,開口道。
“嗯……說說你的見解?”
“教育的意義是每個學生都擁有進步的空間,能夠和性格不同、成績不同的人做同學,共同成長,相互促進。而不是將好學生圈養起來,以成績決定一個學生的環境和上限。”
林燕有些意外地看著少女,眼裡帶著幾分欣賞,轉而放下筷子和她說道:“站在學生的角度,你的觀點並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一個普通人的人生,從踏上學習開始就是淘汰晉級制。中考,高考,考研,乃至考博,都在層層篩選著適合讀書的人。這類人必須有足夠強的毅力,能在千軍萬馬中殺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而這條路,對於你——裴凜——來說,是不存在的。”
裴凜問:“為什麼這樣說?”
林燕望著她:“因為你擁有足夠豐富的資源,不必接觸弱肉強食的競爭。你只要呼吸著,就會有大把的人因為你的存在而獲得生存的資本。”
“所以,回到最初的問題,你是為什麼想考第一名呢?”
林燕在家會注意不展露學校老師的一面,可最終她還是沒做到。
裴凜需要有人引導,至少在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上需要有更深的思考。
為什麼想考第一名?
裴凜抿著唇思索了一會兒,無果。
她的心裡從始至終好像就只有一個模糊的感覺——
因為我想,所以我做得到。
她覺得這並不是當下最好的回答,所以她選擇了沉默。
“不必急著回答我,真正的答案會藏在時間裡。”林燕夾起一塊小炒肉放進裴凜的碗裡,“多吃些,你太瘦了。”
飯後,裴凜拿著文華往年的試卷開始整理,可惜兩個小時過去,除了焦慮她再無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