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珞點頭,帶著人同景禮追著痕跡追了下去,這一追又追了一個多時辰,雖然前面的人走得快,可奈何車沉馬慢,哪裡跑得過王爺帶的人馬?
追上後,景禮也確認那些人就是在雙風寨裡看到的,雲珞便下令放慢速度,慢慢地在後面綴著,只是派了探子連環探報。
又跟了半天,那些車馬走的都是小路,偏僻的一路走去都不見人煙,最終在下午時分駛入一處山坳,雲珞便讓人馬停下不能再追下去,派了影二去山坳裡打探訊息。
影二或許功夫不如景禮,但打探訊息卻非一般人能比,平日裡裝成影子時,景禮有時都發現不了他在哪裡,由他去做這個探子再好不過。
影二去了山坳打探,兩刻鐘後才回來,一見雲珞臉都是白,“王爺,那山坳裡竟滿滿的都是兵,屬下瞧著少說也有幾萬人。”
雲珞冷笑,“難怪之前派了人去查探一直查不到,藏的倒是隱蔽,影二,本王給你留下幾個人,你們只管在這裡守著,切不可打草驚蛇,待本王調集了人馬,定要將那些一網打盡。”
影二嘟囔了句:“都要走了,還管這麼多事做什麼?”
雲珞瞪了他一眼,影二趕忙笑吟吟地道:“王爺放心,屬下定能完成任務,不會讓王爺失望。”
給影二留下十幾人,都是平日與影二合作過多次的,安排好這邊,雲珞才調轉馬頭帶著其餘的人往回趕。
山坳這裡的藏兵想來也非一日兩日,要剿滅也不是一句話就能完成,總是要制定一下戰略佈置,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之後,影二在這邊打探訊息,並將山坳裡的佈局都一一繪製成圖,派人送到雲珞手上。
雲珞白天繼續視察災區,夜裡挑燈研究佈局圖,並悄悄派人將京畿周邊的精兵調集起來,並將事情寫成密信,派人給杜樂生送去。
時間轉眼就過了半個月,眼看年根底下要到了,劉雙喜和章太妃在家裡日日盯著外面神不守舍,說好去視察災區最多五日就回,這都走了半個月了,是災區事情棘手?還是王爺又遇到什麼事兒了?
而與此同時,赫連大人沒停著對攝政王府的抹黑,最近整個樊城都在流傳說攝政王不但仗勢欺人,還縱容府裡下人行兇,表面上為了百姓清正廉明,實則暗地裡才真叫一個腐敗,不然就憑他攝政王的那點俸祿,府裡的王妃太妃能那麼大手大腳地使銀子?小舅子成親能那麼大捧場?
被說得多了,百姓也從最初的不信,漸漸的半信半疑,到後來也跟著一起傳揚攝政王是否真的清正?是不是個偽君子。
而被置疑最多的就是洪府,眾所周知洪太師這些年在朝中沒有什麼建樹,是靠著溜須拍馬才到太師之位。縱使有些才能,那也是小才,當不得治世之才,可偏偏攝政王就重用他,還不是因為小舅子看上人家閨女?
而馮相之死,似乎也與洪太師和他管著的製糖工坊有關。傳聞馮相私下裡也建了製糖工坊,大量收購了製糖的原料,這點便觸了攝政王和洪太師的逆鱗,所以馮相就非死不可,而在馮相死後,他的那些原料也就流入到了洪太師的製糖工坊,這就是洪太師和攝政王排除異己的最大證據。
而馮相死後,攝政王還想要害十王妃,攝政王王妃親自給十王妃下了毒,只可惜沒毒死十王妃,反而留下的把柄,雖說後來被迫給十王妃解了毒,但能洗脫她下毒的罪名嗎?
反正一傳十、十傳百,不過是攝政王不在樊城的幾日之間,攝政王府已經從人人擁護,變成了口誅筆伐。
只有攝政王忠實的擁躉依然堅定地相信攝政王是為國為民,那些傳聞都是謠言,只是這些人畢竟是少數,每當在人前維護攝政王的名譽時,都會面臨著人人喊打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