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興興平常就最聽的不那麼利索,聽卻不是問題,既然娘不會不要他們,他們暫時也就信了。
劉雙喜鬆了口氣,她覺得這是養了三個兒子嗎?簡直就是養了三個祖宗。
再坐回去吃飯,三個兒子已經自個兒把自個兒哄好了,拉著手去一邊玩了。劉雙喜拿起筷子夾了口菜吃,卻見雲珞還看著三個兒子,好像要把他們看出花來似的。
劉雙喜道:“快吃吧,待會兒菜就涼了。”
雲珞卻搖頭,“好好的,他們怎麼覺得我們會不要他們了?”
劉雙喜沒想那麼多,“小孩子嘛,成天吃了睡,睡了吃,沒事兒就愛瞎琢磨,沒準就琢磨出什麼來。”
雲珞道:“我小時候就不會琢磨這些。”
劉雙喜便來了興致,“那你小時候都琢磨什麼?”
雲珞想了想道:“我三歲開始習文,五歲開始習武,哪有工夫這麼嬌氣?”
劉雙喜把嘴一撅,“你這意思是說我把孩子慣得嬌氣了?”
雲珞想了想道:“或許是在娘身邊長大的孩子都嬌氣吧?我小時候就不是在娘身邊長大,對娘也沒什麼依賴,也就不會像他們這樣患得患失。”
劉雙喜聽了有些心疼雲珞,雖然現在雲珞與章太妃母子感情好了許多,可想到他小小年紀就被親娘忽視,後來又被送到樊城為質,一個小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就跟著下人們生活,自然是沒有嬌氣的理由。
不免就反思自己對孩子們是不是真太嬌慣了,最後也覺得似乎是太嬌慣了,可孩子是她的心頭肉,她不慣著他們慣著誰?
雲珞看劉雙喜的神色就知道她想明白了,“樂樂已經五歲了,也是時候該給他請個先生,到時讓高高興興也跟著一起聽聽,能學多少就學多少,學不會也無妨,先闆闆他們的性子。”
劉雙喜還是有些心疼,可就是在她前世,五歲的孩子都該上幼兒園了,雖說她平日也教他們不少,但自己教和先生教肯定是不同的。
她的兒子將來註定不會平凡,她若是一味的心疼,是不是會阻礙了他們的成長?好吧,心還是會疼,可心腸該硬起來的時候也是要硬起來。
劉雙喜同意雲珞給孩子們請先生,雲珞就派人去打聽哪位先生的才學好,到時請來回華陽城的時候帶上,雖然不想承認,雲珞也不能不承認樊城是東楚的京城,這裡的有才之士甚多,非華陽城可比。
第二日,攝政王王府招募有學之士的訊息就在樊城傳開了,立即就有人陰謀論了。
赫連老大人如今年歲大了,已經不再上朝,每日早起吃過飯就出門逛逛,逛到午時在外面酒樓裡點個小菜,再喝二兩小酒,聽聽小曲兒再看看風景,日子過得很是逍遙。
只是昨日與攝政王見了一面之後,攝政王讓他很心堵,回去後琢磨了一晚上也沒順過這個氣兒,總覺得攝政王年輕氣盛,不把他這些老臣放在眼裡,難道還想把他們這些老臣們都清算了,將朝中的人都換成他的人?到時他就可以隻手遮天了。
原本就對雲珞有怨言,中午找了間酒樓進去,點了個炒黃豆,又來了壺小燒酒。
夥計很快地就將赫連大人點的炒黃豆和小燒酒送來,離開時還道了句:“您老慢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