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這群堵在村口的人, 自然就是長豐村的村民們, 不過不止是長豐村的村民,還有隔壁吳家屯的人也來了。
今天,長豐村的幾個老人討論了之後, 就帶著村子裡的人一起出了村。
不過, 他們並沒有立即去大青村, 而是先悄悄的繞過了大青村,跑到了吳家屯去。
想看看吳家屯的情況怎麼樣, 畢竟這種幹旱的天災, 肯定不止他們一個村子裡發生了。
這會又不像以前, 無論隔得多遠, 只要打個電話就什麼訊息都知道了。
自從發生了白霧之後, 這三個村子的人, 全都警惕了起來。
就算出門,最多也只是在村子的附近。沒有必要的事情,他們從來不出村子。
所以, 關於其他村子的情況, 大家全都不清楚。
長豐村的人, 一路走到了吳家屯, 而此時吳家屯的人也正在發愁。
自從上次因為水源的事情, 去大青村道了歉之後, 雖然吳家屯的人, 很快就把被堵住的水流重新挖開了。
但是, 原本流向吳家屯的那條水流就比較少。即使水流恢複通暢了, 吳家屯的水庫依然沒有滿過。
連每日的灌田都很是勉強。
所以,吳家屯的人為了不浪費,水庫裡好不容易儲存下來的水。
從那天開始,他們村的農村就一直用家裡的桶,在水庫上灌滿了水,然後挑著水到田地裡灌田。
雖說,這樣一趟趟的挑水很累,但是村民們也沒有別的法子,他們不想放棄地裡的水稻,就只能這樣做。
一開始的確很有成效,減少了在水渠裡消耗的水,這樣灌田即使水庫裡的水沒有從前多,也差不多夠用了。
可是,水位的下降並沒有就此停止,山上的水流的水量一直都在慢慢減少。
在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村民們焦急的發現,即使他們用水桶挑水,也不夠澆地裡的那些水稻了。
吳家屯的人們經過討論,決定犧牲一些田地,每家每戶只能給一畝的水稻澆水。
他們總不能顆粒無收,現在保留了一畝的田地,等到幾個月以後,他們好歹還有這一畝地的收成。
眾人忍痛每天眼睜睜的,看著地裡其他的水稻,因為沒有水而慢慢的幹枯死亡。
這些水稻,都是吳家屯的人各自一點點種下去的。
現在卻不得不放棄,就好像眼睜睜的放棄了一大片的糧食一樣讓他們心疼。
這種情況,讓吳家屯的村民們心裡不由得,對隔壁的大青村起了複雜的心思。
前段時間大青村的村民,挖了口幾百米的深井的事情,吳家屯的人也是知道的。
想來這會兒,大青村就算水庫裡沒有了水,也不會缺水澆田了。
一想到這,吳家屯的人心裡就很不是滋味。
尤其是前段時間,大青村因為發現,自己村子裡的水源,被吳家屯的人給堵上後,又反過來堵上了吳家屯的水流。
明明村子裡已經有了水井,幹什麼要來跟他們搶山上的水流呢?
雖然這些人心裡並不是不知道,這件事是自己這邊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