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眾人恍然大悟的樣子。
小春:“看來是從小就喜歡讀書寫字,難怪文章寫得好。”
小夏咬著蝦肉,道:“冉冉一看就是文青,話少又安靜,沒事兒就抱著書看。”
小冬說:“宋冉太內向了,可以再活潑一點。”
宋冉解釋:“我不內向啊……”就是很多時候並沒什麼想說的。
“在東國待那麼久,有沒有遇到過危險?”沈蓓問。當初領導也安排了她去前線,她怕打仗沒敢去,留在國內做局勢分析。現在看宋冉拍攝記錄到那麼些鮮活的故事,也有些眼饞。
她問:“那邊局勢動蕩,蠻亂的吧。”
“有時會遇到小偷。別的危險……就沒有了。”宋冉停了下,想到了那天,那個男人。
一想到他,便有一段心情湧出來。
他不是一個符號,而是一個畫面。他的迷彩服,半指作戰手套,他的眼睛。
但她不想說。
一句也不想跟任何人提起。
就好像有天忽然看到一本很好的書,聽到一首很好聽的歌曲,好到你只想一個人私藏,不願跟任何人分享。
小龍蝦有些辣,她吃得鼻尖冒汗。
街道上還是濕漉漉的,幾十米開外,江水奔湧。
有一會兒沒起風了,空氣悶熱而潮濕。
宋冉望了眼遠處,黑色的江面上閃著點點燈火,是路過的航船上的燈光。
小夏問沈蓓:“你昨天一整天幹嘛去了?”
沈蓓遲疑一下,說:“去江城採訪幾個軍人。”
《戰前?東國記》太火了,沈蓓趁機向領導提議說加一些對撤僑軍官的採訪,宣揚一下正能量。領導自然同意。
小秋聽言,在桌子底下輕輕碰了碰宋冉的腿。
宋冉正吃著小龍蝦,嘴巴周圍全是紅油,抬起頭拿一雙烏漆的眼睛看小秋。
小秋:“……”
她也不知宋冉是不懂,還是裝不懂。
小秋幹脆自己問沈蓓:“是這次去東國參加撤僑的軍人?”
“……對。有一部分是從江城軍區抽掉去的。”
梁城江城相隔四小時車程,在同一個大軍區。
小秋故意問:“你怎麼突然想到採訪他們呀?”
沈蓓十分坦然:“他們剛好負責東國中部幾個城市的撤僑,經歷了些小驚險,蠻有采訪價值的。”
“啊!”宋冉捏蝦殼時用力過猛,蝦殼裡的麻辣湯汁一下噴進眼睛裡,辣得睜不開眼。
小秋趕緊給她遞紙巾。宋冉擦了兩下,眼睛還是睜不開,想問沈蓓詳情,可眼睛疼得厲害,匆匆跑去洗手間沖洗。
回到座位上時,正好聽到沈蓓說:“……叫羅戰,是他們政委,長得挺帥的。誒,男人穿軍裝是真帥。我就喜歡軍人。”
羅戰。
宋冉一愣。
這片地區的方言前後鼻音不分,羅戰的zhan,當地人就說zan啊。
他會不會就是azan?
“冉冉,你發什麼呆啊。眼睛還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