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要用宰相。
宰相用的是諫官。
諫官的職責便是專門糾正皇帝的過失。
這些人和禦史有些相似,但是又和禦史大夫完全不同。
禦史大夫是監察政府百官的。
可以說譬如房禦史,他就是皇帝的耳目。
而諫官只糾正皇帝。
所以諫官又是宰相的唇舌。
因此這些諫官在下了朝後,便跟在宰相的身後,去皇帝的禦書房討論國計民生大事了。
宰相的身份也是各式各樣。
比如曹儷笙就是門下省侍中,他巧言善辯,又擅長掩飾自己的目的,心裡效忠的是二皇子。此刻卻忍不住道:“聖上這個正大銀行是絕對不能讓他再開下去了。”
他說出這一句,後面的諫官也複議:“陳姝只是一個平民百姓,為何要做著斂財之事?他身後是不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陰謀?聖上不得不防。”
“一日之間就聚起一個一千萬,萬一這個陳姝有朝一日富可敵國,將來的勢力不可小覷,聖上還是要盡早設法除去這禍患。”
“咱們國庫都沒有多少個幾千萬兩銀子,正大銀行一但開起來就會威脅到咱們的國庫!”
他能有什麼陰謀,他有這個腦子,背後的大東家無非是皇帝而已,只是這些大臣不知道罷了。
這明明是沒有道理的,還有這些錢是大公主的,是其他人的。就算沒有放在正大銀行,這些錢也不會放著國庫裡,何談威脅國庫?
大臣們說話都是轉著彎兒說。
看上去,恨不得讓傅嘉皇帝直接砍掉他的頭,事實上是,在試探皇帝對陳姝的態度。
試探這個正大銀行,究竟,能不能在皇帝的眼皮底下立足。
傅嘉皇帝知道他們打的什麼主意,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點頭:“嗯,眾卿說的甚有道理。這個陳姝堂而皇之地掠奪敗富,絲毫不將朕放在眼中,確實可惡!”
見聖上點頭,那些個諫官反而不知該如何說下去了。小心翼翼地看著聖上,就見傅嘉皇帝不滿道:“來人吶,把正大銀行給朕查封。”
“至於銀子……”
這時候房禦史看見那些諫官前面的幾位宰相跟鵪鶉似的垂著頭,也不說話了。
那幾位宰相,看著房禦史,心中正納罕,平時房大人總是會跟他們唱反調,今日可真是奇怪,如果房大人不出聲反對,這個那銀行豈不就真的稀裡糊塗被查封了?
他們不過是覺得,房禦史一定不會同意,因為眾所周知之前聖上跟陳公子久前就打了一場官司,結果是聖上輸了!
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有膽量,去拿出這件事來說道。
誰承想,這個房大人此時此刻倒是啞巴了!
難道正中聖上下懷?
聖上早就看那陳姝不順眼?
哎,失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