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姚芳去裡正家裡時,正碰見崔母也在那裡。原來是崔昌寄回來的家書放在了趙裡正家。
崔母不認識字,好在這信裡沒有見不得人的內容,便請趙裡正幫忙念一下。
姚芳去的時候,信正好念罷。
崔母臉上神采奕奕,整個人精神抖擻,對趙裡正道:“現在都九月了,不管怎麼個原因昌兒也合該早就回了,原來是山東鬧了蝗災他主動請命去治災了!”
按照時間來算,會試罷即殿試,四月下旬,大概在二十四日就會唱名,已經確立名次的三甲進士們要在京城遊街,隨後‘歸第’。
但是這時候的‘歸第’只是回到京城的會館或者客棧,因為要預備接下來的同鄉官員迎送,張羅盛宴。
除此之外有皇帝賜下的恩榮宴,還要賜予狀元六品朝冠、簪花、朝服、補服、帶靴,所有進士則賜予彩花、牌坊銀。
另外,五月一日,狀元還要率領新科進士們到國子監進行“釋褐簪花”儀式,意思就是說:從此脫下百姓的布衣,穿上官服。
然後再換上朝服,到孔廟祭孔、去國子監跪拜恩師等等。
總之,這一切章法行下來之後,真正的‘歸第’怕是要拖延到七八月份,進士們才能回鄉,立‘進士碑’。然後再於十月歸朝。
但是眼下已經九月份了,崔昌還沒有回來。難道是先前傳回來的家信錯了不成?這期間,崔母等的有多艱辛可想而知。
崔母又雙手合十,裝模作樣的唸了幾遍“阿彌陀佛”才道:“這個狀元郎也真是的,好好地不留在京城偏要去什麼戰場!!萬一真刀真槍傷著性命,這一身功名豈不白白葬送了?!幸虧我的昌兒沒有跟著他犯糊塗!誒——狀元郎是哪一位來著?!”說罷,崔母瞪大眼睛問道。
這一問立在一旁等候問裡正話的姚芳渾身一激靈。
戰場?
陳三妹不是說她大哥去了北方的戰場嗎?現在崔母又說那狀元郎好好的去了什麼戰場豈不就是在說這狀元郎就是——陳三妹的大哥啊!
趙裡正看了一眼吃驚的姚芳,並不避諱,因為崔母現在巴不得全村人都知道她兒子是‘探花’。便再次人認認真真的看了一遍家通道:“——信中沒有說這狀元郎是誰只說他去了北方戰場,說是有狀元郎帶頭為國效勞在前,剩下的榜眼和探花自然不能坐視不理,便去山東跟著治理蝗災了。”
姚芳卻在心裡奇怪,崔昌中了第有人回來報訊息,怎麼三妹的大哥卻沒有啊?難道他不是狀元?
不對,三妹的大哥現在是長公主之子,就算有人報喜也是報到房公子的父親那裡,而陳大光對自己這個養子從來都沒有放在心上,甚至還縱容著王氏把少年時的陳端賣進礦中當奴隸,這沒有結仇就不錯了,自然就不會去他家報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