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三妹看著他的芊芊玉指,心想自己做胸衣時也需要若水鎮的人口情況,那時候修一可沒有講這麼多,目光中透露出瞭然。
修一有些不好意思了。
收回手指,臉頰微紅的站在一旁不說話。
陳三妹已陷入沉思:“兩萬石麼?哪裡用的著這麼多糧食……”
修一沒反應過來,怎麼就不需要了?這還是照著最少的數字說的呢!“公子若是擔心太多押運起來不方便,我們多僱些人手,再租條船便是。”
陳三妹心中有自己的打算,不過修一說的也對。
“阿蓮,船家有說什麼時候開船嗎?”
阿蓮道:“明天一早開船。”
“那咱們先去問問現在江州的米價是多少。”
整條街上共有十多家賣米糧的。也因為這些米糧商行,導致街道上人潮湧動摩肩接踵,南來北往的百姓們在門口紛紛排起了長龍。
陳三妹挑了一家人少些的在這裡排隊。
大雨過後,街道還有些潮濕。
有人在高聲談論洪州的大水如何如何兇猛,沖毀了多少房屋,淹沒了多少田産,多少人直接喪命於洪水……
甚至還有一些從洪州逃難過來的人,衣衫襤褸、面容愁苦的夾雜在其中,說起洪水,艱難的轉動一下麻木的眼珠,流下一串悲慟的淚水。
陳三妹雖然還沒有到洪州,但是透過相鄰的江州,已經感受到了洪水猛於獸。
……
“現在的米都貴,九十文一鬥。這位公子您打算要多少?”
“不行不行,我們這裡最多隻能賣給每人五百石!”
“沒辦法,這就是我們老闆定下的規矩。”
若水鎮下了幾天雨,糧價都漲到了九十文一鬥。
陳三妹還以為這裡最少要幾百文一鬥。老闆真是個大善人,可是自己只買五百石怎麼能夠呢?
快要輪到陳三妹之後,陳三妹都不好意思將自己想要買的數字說出來了。
糾結了半晌,對身後的阿蓮史榮修一幾人道:“等下咱們幹脆裝作不認識,一人買五百石怎麼樣?”
哪知話還沒說完,店裡的老闆銳利的眼神掃視過來:“到你們了,這幾位公子是一起的吧?!我們這裡可不做倒賣糧食坐地抬價的黑心生意,我們這裡的糧食只賣給真正需要的百姓!要買就快些買了!”
一席話說的眾人心神一震。
陳三妹回頭,後面排隊的的果然都是些窮苦百姓過來賣糧食的。
這些百姓看見陳三妹這些衣著不凡的人夾雜在隊伍中,便面色不愉的指指點點,竊竊私語起來。
陳三妹心道這真是誤會啊。
“店家,能否借一步談話?”陳三妹上前一步,打算多爭取一下,“店家的話我也很贊同,但是真正需要糧食的人想必洪州比這裡的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