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更是連他一個伴讀都不肯放過,天天打發他來打聽鎮子裡的新鮮事,打聽完了還得回去彙報!
就若水鎮這麼個中等小鎮子能有啥新鮮事兒?
最近麼也就是行會新鮮。
看了一眼牆上的佈告,嗯,重樓酒家這個也勉強算是一件新鮮事吧,他又抬眼往一旁的佈告上看去……
這一看,頓時驚的瞪大了眼!
剛好,這幾個士兵把佈告貼出來,便端著長槍守候在兩側,由領頭的將士大聲宣讀著:
“大梁元光十六年五月十九日,恭親王奉詔於黔中道黔州視察水利……不幸遇刺身亡……現速命各州府,尤其臨近的州府加大稽查……如有包藏刺客者視同共犯……”
恭親王死了?
鸞久渾身一激靈。
不遠處的人群一陣騷動。
眾人正唏噓不已,就好奇的看去,見為首的幾個兵士站在鎮子關口處,鑼鼓一敲,聲音洪亮的吆喝開了。
打今兒起,不管是平民百姓還是僧尼道姑商賈進鎮子都要隨身攜帶通關度牒路引案牘。凡不是本鎮或者周圍村落的民眾都會被仔細盤問。
不僅如此,鎮子上的百姓們已經被士兵圍住開始一個個的盤問了——
姓什麼叫什麼家裡幹什麼的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但凡黔州來的可疑人物一律刨根問底,祖宗八代都要問清楚。
真要遇到極其可疑的人物,拎出來站牆根,等下去衙門大牢審問清楚!
這麼一會兒功夫,已經有十多個人面對牆根,臉色蒼白的站著了……
熱熱鬧鬧的若水鎮突然變得無比肅敬。
人們眼裡除了驚恐只剩下驚恐。
這些士兵不是衙門裡計程車兵,而是突然從鎮子外進來的,那鋥亮明晃的大刀一看就是喝過人血!
外地的民眾要查,本地的民眾更要搜查!
就在眾人配合著刀劍架在脖子上搜查時——
一輛裝飾華麗的馬車在眾士兵的擁簇下自鎮子外緩緩的行駛了進來。
那車輪轉動的聲音似乎格外響亮。
前後左右的侍衛們手執長矛,腰間毫無例外的掛著大刀,他們隨著馬車一同前行。
周圍民眾哪裡敢多看,只飛速一撇就膽戰心驚的低下了頭。
鶴翔莊酒樓內原本喧囂不止也突然安靜下來。很多人都走出酒樓,擠在門外觀看。
陳三妹也在樓上透過窗戶張望,看著街道上一片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