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妹又道:“雖然是我爹,但他在家裡不缺吃喝……這樣吧我少給些,每個月給他五個銅板,就當他將來病了時,給他的藥錢!”
陳大光聽這話渾身不大自在,當做將來病了時的藥錢?意思是將來他病了她就不出錢了?
而一句不缺吃喝卻讓村裡的人們浮想聯翩,想起陳三妹剛才算的賣雞蛋的那筆賬,冬天下來還是十五個銅板來,他們就捨得這樣吃了,可見家裡是有錢的!
王氏被陳三妹算計的啞口無言,只能狠狠的瞪著陳三妹那蛋是她用來給家人養身子的!陳大光身為一家之主,每天必須吃半個雞蛋,陳蓉也得吃,遊哥兒也得吃,陳富也得吃,哪裡能拿著它去換錢啊!
王蓮再不願意也沒有辦法,畢竟三妹已經說了,她三年來才吃了一個半雞蛋!
在裡正的監督下,秀才寫好了分灶的字據,全部都按照三妹上面所說的來辦——
第一條,陳三妹自己單獨吃飯,吃飯的銀錢自付。
第二條,家裡的十畝地全部交給三妹來種,種冬小麥一年一季,大豆一季。但是三妹自己名下的兩畝地的處置權歸三妹自己決定。
這裡王蓮還特意加上了一句話:種子也是各人出各人的,而且三妹必須保證地裡的産量,不管是旱還是澇,都要保證每畝地三石,少了這個數就用三妹自己的地補貼!
王蓮這條算是狠的了,老百姓誰家不看天吃飯,逢個災年饑荒,吃樹皮都是可能得,王蓮竟然讓陳三妹保證三石的産量這很過分,但是陳三妹知道,未來幾年風調雨順,而且她很快會找到第二個機會跟陳家斬斷關系的。
第三條,除此外,然後每月上交爹爹的孝敬錢五個銅板。
第四條,三妹將來的嫁妝自己出,也就是說,陳三妹以前上交的三兩銀子不能拿回去當嫁妝,而將來王蓮也不會給她添嫁妝。
字據各式三份兒,裡正王氏三妹各一份兒。
陳三妹心裡的大石頭終於落下了,非常滿意的將字據收好。
盡管一個月五個銅板,王蓮心裡還是美滋滋的,想想,他們都不用種地,而且這三兩銀子不用交出去了,嫁妝還是陳三妹自己出,這日子過得簡直要賽活神仙了!
院子裡的人散去,崔母留了下來,拉著王蓮進了屋子:“陳王氏,你行啊,竟然背後來這一招,我跟你說,就沖著沒有嫁妝這一點兒,這聘禮就得減半!”
王氏一聽,對方只給六百個銅板,那怎麼行啊!“不行!六百個銅板太少了,別以為我不知道,外面隨便買一個丫鬟也的三兩銀子呢!你這可是娶人,一兩銀子我還嫌少呢”
崔母目光斜斜的看了她一眼:“丫鬟那也得長得水靈靈的才行啊,就她那樣的,白送人家還不一定要!我給你六百個銅板兒已經不錯了!”
王氏眼珠轉了轉,道:“你別忘了,陳三妹能幹呀,說不定就能把自己的嫁妝給攢出來了。現在她分灶了,手裡捏著這麼多銅板,不如供給崔昌讀書,三年也差不多夠本了”
陸釧看了看院子裡緊緊關閉的房門,不用想就知道她們在幹什麼,肯定又是在商量自己和崔昌的親事,王氏不給自己出嫁妝,崔母肯定不願意。
不過這些跟她都沒有關系,今生今世,她是不會嫁給崔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