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天只一轉念,便已決定,要在城外立一個東湖出來了。
東湖,以湖為中心,以沼澤為外圍。湖中可設東西及南北兩條大道,而除了大道之外,可星羅棋佈地隨意點綴以島嶼,這些島嶼和當前的“美食島”一樣,種植選定的飲食材料。
中心的湖是這樣安排的。
而位於外圍的沼澤,同樣有用處。除了養殖泥鰍等之外,還可以種植諸多的水田植物,水稻蓮藕什麼的暫時不說,這個大陸上究竟有沒有還是未知數,就說已有的,方天零零星星發現的不少可食植株,都是親水或可以發展為水田植物的。
水田植物大多數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嫩啊!
這在這個遍地都是野菜沒有大白菜小白菜小青菜小油菜空心菜捲心菜萵筍生菜菜花西蘭花冬瓜西紅柿等等菜蔬的時代,太重要了,要知道,野菜這種玩意兒,偶爾吃一吃不錯,常吃,吃不消的。
方天決定,這些沼澤,其主要功能,就專門用來栽培菜蔬了。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這是前世華夏幾千年前的詩經裡開篇第一首就有的句子。
想及荇菜蓴菜什麼的,方天欣然而笑,想必不久,就會有嫩嫩的野菜以供食用了,而待過得幾年——對,只須幾年,這些野菜的“野”,就可以去掉了。
站在一個可以俯瞰整個東湖的山頂上,略略打量與思索了一番,方天開始動手。算不上大展手腳,但也算是修行躍升到這一步以來,第一次上規模地展示“威能”了。
方天靜靜地注視著前下方的那一大片區域。
這一刻,他是畫家。
以設想中的東湖為草稿,以這片區域原始的地形地貌為參照,以心神為引,以說不清道不明的浩瀚之力為畫筆,方天法師,不,應該說是方天修者,畫起畫來。
水波動蕩,大地沉浮。
眼前一切,盡如所願。
但就在這個過程中,突然地,方天又一次在非有意識的情況下,進入了識海之中。
這樣的情況以前已經出現好多次了,所以方天毫不奇怪,但下一刻,他卻真心奇怪了起來。——他看到了什麼?
識海中的那些“太陽”齊齊地向外圍滑移,而在並非中心的地方,被騰出來的空處,一個縮微的圖景慢慢浮現,就在其浮現出的瞬間,方天就知道,這是現實外面的圖象。
是他剛才正在作著的“畫”。
而就在下一刻,周圍的許多“太陽”都變得燦爛了起來,整個識海的這片區域都被類似於霞光一般的東西所籠罩著,這些霞光,如水波一般來回地蕩漾。
就在這種蕩漾中,識海中剛才出現的圖景,被一點點地“沖擊”著,然後在一次又一次大大小小的沖擊下,不停地由微至漸地改變著形狀。
就像是有一個高明的畫師,來指點方天這個初學畫的小學徒一樣。
看著從一點點一處處開始,然後漸漸地變得面目全非的“圖紙”,方天目瞪口呆。——這,這也行?
不久後,沖擊停止,變化停止,霞光漸收,圖景消失,“太陽”複位,而方天的意識,則如剛才進來一般,又自然而然地退了出去。
低頭看看前下方的那片區域,抬頭看看藍天白雲,又感受了一下吹過身邊的微風,方天一時間,有點愣神。
這,是新的“神通”麼?
那麼,要不要根據它剛才的改變來施工呢?
只是略一思慮,方天便決定了,就照識海中形成的新的圖紙來施工。他想看一看,這般改變,到底為何,或者說,其中有什麼玄機。莫非再造就一個類似於以前的“生命源力法陣”出來?
不是方天非要往這個上面想,而是除此之外,他實在想不出,識海對他的設計所作出的改變,是為了什麼。——總不會單純為了好看吧?
施工很容易。
沙迦當初還只是初入法師,就能將元素操控深入地下,弄出一個“魔鬼泉”,而對於現在的方天來說,在小範圍內移山倒海、改天換地,已經是等閑之事了。
不過為了不弄出太大的動靜,方天的動作還是很悠緩。
反正也不急,是不?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每做出一點改變,方天都會暫停下來,把這片區域反複打量,希望能看出一些什麼來。但遺憾的是,直到施工完全結束,他也還是什麼都沒發現。
炎黃城現在就是一個修者之城,這是早就說過了的。
城外的動靜和地形改變,顯然是被眾多修者所察覺的,在方天離開之後,眾多修者蜂擁而來。這裡是誰施工的沒有人不清楚,問題是,他們的城主大人在這裡搞,是為了幹什麼呢?
幹什麼不知道,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是,三天之內,有十七位修者在這裡莫名得到了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