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了和沙迦在一起的時候。
想到了和歐文安德森及楓林一眾夥計在一起的時候。
想到了和安迪埃裡克等協會眾人在一起的時候。
想到了和莫裡希帕特在一起的時候。
想到了和老鷹在一起的時候。
想到了和那些草木在一起的時候。
想到了和誰都不在一起,只一身一心,獨自安然獨自沉靜獨自面對著自己的時候。
……
這許多時候,他都是不一樣的。
有的是在地上打滾,有的是向樹上攀爬,有的是輕松隨意地胡扯,有的是端正肅然,扮演著一副“高人”的形象……
這些,哪一個才是真正的他呢?
都是?
都不是?
由自身轉及他人,方天想起了前世的好多報道。
十惡不赫的惡徒,有忠誠鐘愛的妻子,德高望重的長者,有不堪人知的過去,老實人在某些情況下,露出陰狠,怯懦者在某些情況下,化身暴徒。
還有其他的更多,不勝列舉。
這些,又哪一個才是那真正的他們呢?
方天陷入了沉思之中,而視線,卻若有意識若無意識地投向了城池中的那兩條河道附近。
那裡,數百裡風車排成行。
那裡,數萬甚至更多的人,或靜或動,或坐或站,或寂然獨處,或三五成群,更至於數十、數百人圍聚成一團。沒有萬家燈火,卻有著萬家燈火的氣息。
當前的炎黃城,有三多。修者多,商販多,吟遊詩人多。
修者是最初的集聚。
商販是被修者吸引過來的。
吟遊詩人則是被修者和商販吸引過來的。
修者多孑然一身,或抱團成群而至。商販帶著大批糧貨追蹤著修者而至。而吟遊詩人,則多半是蹭著商販的車船,從四面八方而至。這正是一帶二、二帶三、三帶十百千萬的集聚效應。
方天的感應淡淡地地投注於一片數百人集聚之處。
集聚的中心,是一位吟遊詩人。
而形成集聚的外圍,則有魔法師,有武者,同樣也有普通人。但不論是哪一種人,他們這時都只有一個身份,那就是聽眾。
那吟遊詩人手裡抱著一把長琴,嗯,姑且把那東西叫做琴吧,方天也不知那究竟是個什麼玩意兒,反正是一種樂器。
方天和那些聽眾一起,在聽著這位吟遊詩人的講述。
很不巧,或者說很湊巧,這位兄臺講的,正是“神之子”方天的故事。
或許是被他上一回的卡巴斯基故事所啟發,這位吟遊詩人也玩出了新意。——“神之子”方天,被投放到了一個沒有任何修者的世界,那個世界沒有修者,卻有著大量的叢林怪獸……
這些怪獸定期或不定期地攻擊城池、小鎮、村落,大陸上的人們叫苦不疊,慘痛連連,而就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神之子”方天,橫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