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最有意思的騙局?那就要算出口轉內銷了,怎麼做的?從國內製造完仿品,放到國外舊貨攤上,最好是八國聯軍那幾國,中國現在土豪多,一看嘿,我得為國爭光啊!
外國人嘛多半實誠,不曉得我中華文物的價值,所以我們國內的土豪,就立馬就掏錢買了,豈不知上了內外勾結的圈套。”陳鋒笑著道。
“還能這麼做?看來投入的本錢不小啊!”張鳳林驚嘆的道。
“這算什麼?移植火漆印才可惡,一般人都不知道,進口的文物過海關時,都要經過專家鑒定,證明是真貨,然後扣一個火漆印。
你看節目上,那些蘇富比拍賣會,買回來的藏品底下,不都扣著這麼一個印章嘛?有些搞收藏的迷信這個火漆印,一看東西上帶火漆印,就信以為真了。
其實呀這火漆印——放心是真的,只不過是從低價的文物上,剝下來扣在高價的贗品上,再重新融合而已,說起來這偷龍轉鳳的做法,和瓷器換底兒是一個路數。”陳鋒苦笑著道。
看他的樣子,可能也吃過這樣的虧,所以,十分懂得察言觀色的張鳳林,也就不繼續追問了。
而莫邪的想法就更多了,因為他知道,他那批海撈瓷上面,就有著火漆印。
在洗白那批海撈瓷的時候,莫邪不得不從海關過一遍,所以那些海撈瓷精品,自然就有了火漆印。
現在這位陳先生這麼說,看來也不是沒有絲毫準備的,最起碼他知道莫邪那批海撈瓷是進過關的。
“要說最狠的,還是某大師批次製作的真假貨,那才叫坑人哩!不知道你們聽說過冀寶齋博物館嗎?”詢問了一下,陳鋒又開始繪聲繪色的說起了這家博物館。
這個時候,莫邪的臉色變得十分怪異,這家冀寶齋博物館和張家密庫很相似啊,看來這陳家父子也害怕上當,所以現在提前預防一下,也就是說,如果張家密庫跟冀寶齋博物館差不多,就不要拿出來丟人現眼了。
冀寶齋博物館是私人博物館,而現在一些的民間私立博物館,不真的東西多,比如冀寶齋博物館曝出的只是冰山一角,而且是很奇葩的一傢俬人博物館。
話說,冀寶齋博物館的“驚人”藏品,其中有“雍正年制”的金陵十二釵大缸、顛覆中國瓷器史的唐五彩人物紋筒瓶、分公母的青花釉裡紅描金12生肖等。
這裡的部分藏品,足以毀掉觀者的三觀和大腦。
這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博物館,2012年7月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區,是冀州市在“九州之首”文化建設中,重點打造的標誌性文化設施,也是衡水市“十館一中心一劇院”重點專案之一。
冀寶齋博物館創始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歸屬於河北省冀州市二鋪村集體所有,佔地60畝,主館共分四層,地上三層,地下一層,主體建築面積14000平方。
館內設12個主題展廳,展出藏品2218件,其中8個瓷器展廳,2個書畫展廳,1個青銅器、金銀器展廳,1個唐三彩、玉器展廳。
展品的時間跨度由遠古至明清,館藏近四萬件,是衡水市乃至全省最大規模的民間博物館。
冀寶齋的館主也是當了近50年村官的村支書,他自稱是個農民收藏家,博物館內的藏品能讓故宮羞愧得無地自容。
堯舜時期的彩瓷、商代的青花、直徑1.7米的釉裡紅元代大盤,能顛覆中國瓷器發展史。
他們號稱所有展出的東西都是真品——經他鑒定的真品。
對於藏品的來源,他們稱始自興建靈秀山莊挖土方時,從地下丈餘深處挖出了許多陶瓷殘片,有些古董販子聞風而至,常出沒於施工現場。
這件事引起了村官的注意,他讓村民將挖出的東西留下,由村裡統一收購。
隨後,方圓百裡的群眾,帶著各式各樣的瓷器蜂擁而至,他們一般都是照收不誤,沒多久,壇壇罐罐就一大堆,裝滿了好幾間辦公室。
所以,只要是到過那裡參觀的人,都會被館中“藏品所震撼”,陳鋒就是被那份好奇吸引,於近日參觀了這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