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秦風的動作,臺上相聲演員心裡咯噔一下。
這位別是要出什麼么蛾子吧!
遠處一直看著秦風的洪老闆同樣眼皮一跳,也有點擔心。
華哥躬身快步走到秦風身邊問道:
“秦先生,有什麼吩咐?”
“你們茶館獻花藍是怎麼個說道?”
秦風笑著問道。
聽到這話,華哥頓時鬆了一口氣,合著不是找麻煩呀,嚇哥們一跳。
他頓了一下,立刻微笑著回答:
“我們茶館可以給演員上花籃,一個花籃二十,送雙數,如果送的多,臺上擺不下,就直接報花籃數。
演員收到花籃會返場致謝,年輕演員會的段子不多,返場次數有限,但也會盡量滿足觀眾的返場要求,也可以下場當面致謝。
老先生們則依據您上的花籃數可以多次返場,送得多就返場多,您是打算給臺上這兩位送花籃嗎?
“哦!原來是這麼回事“秦風點點頭。
和前世規矩差不多,只不過前世擺不下時就掛緞帶,一個緞帶翻一倍,掛幾根翻幾倍。
“給這二位上二十個花籃吧,不用報數,返場隨意,當面致謝就不用了“
“好嘞!這就給您辦,表演結束前一定把您的花籃擺在臺上“
華哥興奮地應了一聲,然後快步離開了。
難怪他興奮呢,花籃制度茶館實行沒多久,整個京城所有說相聲的茶館這都是新興事物,興起才兩三個月。
來茶館聽相聲的人大多還沒習慣這種助興方式,所以送花籃的人並不多。
就是有,也是送給那些老先生的,十個八個就到頭了,青年演員一場演出收不了幾個花籃。
像秦風這樣一出手就二十個,而且是送給兩個青年相聲演員的,絕對是大手筆,是京韻茶館實行花籃制度以來送的最多的一位。
兩位青年演員都送這麼多,之後老先生們上臺表演,豈不是送的更多?否則也拿不出手啊!
華哥一邊走一邊想著,非常興奮。
同時他決定待會把秦風的花籃數報出來,也能刺激一下別人。
要是有人攀比,那就再好不過了,說不定還能再賣一些花籃呢。
如果秦風知道華哥的想法,一定會給他點個贊。
不論前世還是今生,發明這種送花籃助興的人,肯定是看到了國人好面子,好攀比的心態,所以才會設計這種助興方式。
最初是往臺上扔錢,但那終究太赤裸裸了,面子上不好看,逐步改進之下,才有送花籃助興模式的産生。
前世相聲複興之後,越來越多的有錢人走進了相聲劇場,火爆的場子一次送幾十上百的花籃太稀鬆平常了。
要趕上有叫板攀比的,再多也是有可能的!
為什麼郭德綱會有返場幾十次的情況,就是因為有人在臺下不停送花籃,所以他才一次又一次返場表演。
華哥走後,剛子笑著沖秦風豎了根大拇指。
“手筆夠大!一次就上二十個花籃,這是我在京韻茶館見過送的最多的“
林陽有點吃驚,他也是第一次接觸花籃助興,天津相聲界同樣剛剛興起。
秦風笑了笑說道:
“都是同行,支援一下應該的,以後咱們也這麼搞,到時你肯定會看到更多花籃,二十個,太小兒科了!”
“嚯——!你丫野心真大!不過確實有搞頭”
剛子贊了一句,林陽也深有同感地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