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宇晨現在很努力,一下子超過賀博遠很難,但是可以一點點超越。
哪怕是一次小小的超越。
所以,當伍宇晨做了一段時間政府基礎工程以後,手裡的資金寬鬆了許多,他決定開始嘗試進入新的領域。
因為這個基礎工程雖然可以做四五年,四五年以後自己的資金實力也一定比現在更上幾層樓。
但是如果現在不早做打算的話,到那時自己的業務就會有一個斷層,不會一直有類似政府基礎工程這樣的好事等著自己,沒有技術含量,收益高且穩定,這樣的好運,一生有一次也就夠了。
就像自己第一筆外貿業務,一帆風順那樣,後來如此好運就再也沒有了。
所以前車之鑒,一定要記住。
有這樣的打算,常晶很高興。
無論多強大的女人,都希望自己的男人強大,成功,超過自己。
常晶於是開始留意,為伍宇晨找新的專案。
市政方面,一年做到頭,只能賺三四十萬的專案現在已經不在伍宇晨眼裡。
因為這樣做一世,不但不能追上賀博遠,反而會讓自己離賀博遠越來越遠,被他遠遠地甩在後面。
常晶知道他的目的後,感到很困難,就跟他商議:“你要想超過賀博遠,那麼現在賺錢的速度就必須比他還快,可他現在基礎已經打下來了,我們也才開始,我想著都困難。要不我們還是像以前那樣,一步一個腳印,賺穩的,不要跟他比。”
“不行,我一定要超過他。”
要是隻是為了生活,那麼還是一如既往,安安穩穩地帶幾個農民工,給城市護欄刷刷油漆,更換更換下水道的設施等等,同樣可以吃穿不愁,連基礎工程也不要做了,小富即安很容易,那又何必努力。
現在既然想努力奮鬥一把,那幹脆做個大的。
常晶的弟弟也大學畢業了,不過常晶的弟弟並沒有常晶這麼要求上進,在大學裡打過幾次群架,先後被警告處分和記大過處分,所以進政府機關做事有點小困難。
但常晶的弟弟常亮也不願意坐在辦公室裡,一年一年老去地過日子。
正好伍宇晨也想涉足新的領域,兩人談著一拍即合,常亮決定進入姐姐的公司,助伍宇晨一臂之力。
當初註冊公司的時候,因為常晶是國家工作人員,所以就寫了常亮和常晶的妹妹常豔,還有她媽媽的名字。
後來公司雖然增資,但常亮和常豔的名字還在上面。
現在常亮進入公司,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最難的是常晶,現在伍宇晨小的專案不肯做,而大的專案,現在都趨於規範,必須透過招標投標這個流程。
所以常晶幾乎不能利用職業優勢為伍宇晨提供幫助了。
伍宇晨也就退而求其次:“賀氏集團有新動向,你們政府機關一定第一個得到有關訊息,我只要你提供這方面的訊息即可。”
“市場上能做的專案那麼多,你為什麼要盯著賀博遠不放?在他的任何領域,你都是一個新手,你跟他比,哪有勝的把握?”
常晶很不解。
“即使在總體財富上,我不能超越他,但一生一世,我至少也要贏他一次。”伍宇晨拿定主意,就不信,賀氏集團內部管理真是如此滴水不漏,只要努力,總會有機會找到他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