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三年級一班的學生們,鼓掌鼓的很是熱烈,一個是因為班上一共就兩個人表演,再也是因為鼕鼕在班級裡還頗有些人氣。
這時候,鼕鼕從側邊登臺,邁著小短腿,趾高氣昂的上了臺。
張燦則是從邊上,坐在了伴奏的鋼琴處,那位置很偏,一般人不會注意。
但是幾個學生就注意到了。
“那個彈鋼琴的不是秦老師。”
“好像是鼕鼕的姑父啊!”
“鼕鼕的姑父會彈鋼琴啊!”
“青青說,鼕鼕的姑父長的特別特別好看!”
幾個小同學議論起來,這時候,鼕鼕開口了。
“各位同學們,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大家好,我唱的歌曲叫做,《蝸牛與黃鸝鳥》,是一首原創歌曲。”
《蝸牛與黃鸝鳥》是一首敘事性民歌,歌曲的旋律輕松活潑,歌詞生動有趣,隱喻著日常生活中人們不畏艱難、對奮鬥目標執著追求的頑強精神。
歌曲天真純樸富有生活氣息。歌詞結合緊密,大多一字一音,與口語相近,質樸自然。更是適合孩子們來唱。
既有教育意義,同時也是朗朗上口的歌曲。
鼕鼕停了一會,隨著音樂,就開始唱了第一句。
“阿門阿前一棵葡萄樹,”
“阿嫩阿嫩綠地剛發芽”
於月兒在家裡,也教過鼕鼕一些音樂,更何況她的聲音清澈,唱出來的第一句,就抓住了不少人的耳朵。
許多人都沒有繼續講話,而是忍不住看著臺上。
“阿門阿前一棵葡萄樹,”
“阿嫩阿嫩綠地剛發芽”
“蝸牛揹著那重重的殼呀”
“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阿樹阿上兩只黃鸝鳥”
“阿嘻阿嘻哈哈在笑它”
“葡萄成熟還早得很哪”
“現在上來幹什麼”
“阿黃阿黃鸝兒不要笑”
“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