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看到,在第二演播室,只有一人張燦在那裡,因為一起來的兩人都上臺了。張燦一個人在第二演播室,眼眶也有些紅潤。
兩人合唱是張燦建議的。當小甜把事情彙報了一番的時候,張燦答應破例,讓兩人一起上去。得知茶塗想要演唱的歌曲是《在那遙遠的地方》,而他的妻子正好是一位藏族姑娘的時候,張燦就有了這個想法。
曾經在上一個世界,有一本書中,一個名叫金波的配角,在部隊當兵,夜晚,他一個人寂寞的唱著這首歌,《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一天,遠遠的,一個姑娘用藏語也唱起這首歌。兩個語言不通,相隔著巨大的圍牆的年輕人,就這樣用歌聲相合著。
終於,金波忍不住了,他偷偷的逃出了部隊,終於見到了那個藏族姑娘。
這就是這短短的幾頁文字,讀著卻尤如一段蕩氣回腸的故事,讓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來。這段愛情,可以說是曠世奇聞,而且說起來也讓人難以置信,因為除了知道那位藏族姑娘會唱歌之外,兩個人對於彼此是一無所知。但正是這歌聲,拉近了他們兩個年輕人之間的距離。他不知道這個藏族姑娘叫什麼名字,甚至每次見到她的時候都是遠遠地望著,他們真正見面僅僅只發生過一次。那種場面,任何人見了之後都是為之動容的:他們兩個人語言不通,就只能用手亂比劃,但卻知道對方在說什麼。在他們兩個人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時,書中說道“那時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存在了”。
這短暫的溫存帶給金波的是天大的災難:他被部隊開除了。
最後他孤身去當年的軍馬場找那藏族姑娘,但物是人非,早已經不見了。
金波淚流滿面,獨自一個人在青海的大街上,大聲唱著那首,《在那遙遠的地方》。
這浪漫唯美的愛情,感動了無數人,同樣被認為是令主角也黯然失色的存在。而為這段感情增色的,無疑是這首歌。
紀錄電影《民族萬歲》的拍攝工作,這首歌的創作者王洛賓隨劇組一道,順便採風。當地民眾知道鄭君裡要在這裡拍電影後,於一天晚上,為攝制組舉行了一個歡迎宴會,時年17歲的薩耶卓瑪在宴會上進行了表演,吸引了王洛賓,事後薩耶卓瑪成為電影的女演員,王洛賓便主動出演一個幫著卓瑪趕羊的幫工,二人在一次獨處時,卓瑪因為察覺到王洛賓灼熱的眼神,用牧羊鞭輕輕地打了他一鞭子,令王洛賓徹底愛上卓瑪。就有了這首歌。
所以說,這是一首有著最高藝術評價的歌曲。
作者每次聽這首歌都會哭,實在是太有感染力了。所以不自覺就多說了幾句。)
陳立華擦了擦眼淚,率先轉身,緊接著是衛清朗,再是於月兒和徐浩淼。
“我靠!”
“天哪……這……”
“……這……”
“……”
四個導師再一次驚呆了,於月兒的眼淚直接就流了下來。
只見站在他們面前合唱的兩人,那男人眼睛不自覺的泛白,那女人則是坐在輪椅上。
這是兩位殘疾人。
唱完。
整個演播廳裡響起了驚天動地般的雷鳴般的掌聲。
“謝謝大家。”那個男子激動的彎腰鞠躬。
“四個導師都轉身了。”女人抓著他的衣袖,也是眼眶通紅的說。
“謝謝,謝謝。”他看不清眼前,只能一直向著直覺性的方向鞠躬。
“介紹一下你們吧,”陳立華揉了揉腦袋,並沒有問他們的眼睛或者腿是什麼原因,而是像對普通的學員一樣。
那男人說,“我叫茶塗,是漢族人,這是我媳婦叫達娃卓瑪,她漢名叫李澤真。我們兩個人一起開了一家盲人按摩店。我看不見,她不能走,所以我們出門一般都是我推著她走,她給我指路,我就是她的腿,她就是我眼睛。”
李澤真在一旁眼眶都紅了,“謝謝各位老師能選擇我們。我們之前也參加過一些節目,因為我們兩個人就是因為唱歌認識的,我們都喜歡唱歌,才會想參加比賽。但是真的,這是我們第一次讓我們報名。真的沒想到能上臺,謝謝各位老師能給我們這個機會。我們一定會好好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