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一旦起來是沒有辦法給完全化解的,只能去引導。
倘若洛霄只是跟吳奇在摘月樓門口演了一場戲來證明強納花魁的事情跟吳家沒關係,會有效果,但是絕不會持久。
萬事就怕琢磨二字。
一開始圍觀的這些人相信了,可是回到家轉念一想,不對……不是這回事吧?
如果吳家是進去調解的,那到底是哪個高官子弟在鬧事?
若是沒有一個明確的懷疑物件,琢磨著琢磨著,說不定就琢磨到吳家身上去了。
該不會是吳家看到起勢了不好收場,逼迫摘月樓唱的一齣戲吧?
這個時候便是需要推出來一個合理的嫌疑人,將百姓的輿論給引導去另一個人的身上。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你可以透露這個嫌疑人的特徵與事蹟,但是絕對不能去直接指名道姓。
讓圍觀群眾自己猜出來。
自己透過分析得到的答案,往往下意識的會覺得更加可靠。
恰好洛霄聽說自從發生了昨天倚紅樓誣告案之後,高齊遠就把自己關在書房沒出過門……
也就是說除了家裡人,根本沒有人能為他提供不在場證明。
世上哪有這麼巧的事情?
反正洛霄跟高家之間的矛盾肯定是無法調解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既然如此,就決定受害者是你了!
……
完成了對輿論的引導,將吳奇一行人送走之後,洛霄和紅玉夫人都是長出了一口氣。
這一場差點讓摘月樓毀於一旦的危機,總算是順利度過了。
紅玉夫人也是看向周圍圍觀的群眾,適時開口道:“諸位在此圍觀許久,想必也是累了,摘月樓中已經為諸位備好了酒水,與歌舞唱曲,還請諸位進來稍作歇息。”
眼下這麼長的時間過去,還能圍觀在這裡的人,都是不缺錢的,也就是說他們便是有可能成為摘月樓潛在的客人。
今天鬧出來這麼大的事情,摘月樓想要正常營業是痴心妄想了。
不如免費開放一天。
人都是會隨大流的。
當外面的一些個富商才子看到摘月樓中人來人往絡繹不絕的場景,自然會覺得摘月樓定然不錯,否則焉能有這麼多的客人?
心中就會下意識的將摘月樓作為自己的選擇之一。
除了青璃姑娘之外,倚紅樓中還有渺渺姑娘、醉煙姑娘、沐雪姑娘等幾位清倌人,以及不少紅倌人,他們在琴棋書畫方面也是各有所長,表演幾首曲子,在舞臺上為眾人獻些舞藝,自然是不成問題。
徐媽媽忙前忙後,頗有些不亦樂乎的味道。
她們摘月樓已經很久沒來過這麼多的客人了。
人氣是生意的根本,只要有了人氣,今後就不差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