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打擾了。”一顆黃豔豔的腦袋出現在店門口,“花繡師,您最近有時間接定製嗎?”
“楊先生?”花錦來人,笑著招呼他進來。像這種有錢大方還不挑三揀四的客人,不熱情點都對不起自己的錢包。
“沒想到花繡師還記得我。”楊紹目光在花錦與譚圓身上轉了一圈,“是這樣的,一個月多後是我奶奶的生辰,我想著她人家很喜歡你的熊貓,就想拜託你幫我定製一個熊貓繡屏,價格方面好商量。”
繡屏要採用兩面繡工藝,一個多月的時間緊了些,好在譚圓會做屏架,又能幫著她做一些輔助工作,兩人一起趕工的話,還是沒有問題的。
花錦聽明白楊紹的需求,把製作工序給楊紹簡單說了一遍,把楊紹聽得頭暈眼花,當場轉了一大筆定金給她們。
“實在太感謝你了。”花錦願意接下這個訂單,讓楊紹非常高興。現在家裡的老太太,誰送來的繡品都不喜歡,就喜歡花繡師做的手帕,他爸媽為了哄老太太開心,就把他趕來這裡下訂單了。
“是我謝楊先生照顧我們的生意才對。”花錦把定金發票開給楊紹,楊紹隨手揣進外套兜裡,“花繡師您太客氣了,以後您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打個電話就好。”
“謝謝。”花錦把楊紹送出門,譚圓感慨道,“這些有錢人真是大方。”
“對於這些有錢有身份的人而言,事情能快速完美的解決是最好的,能用錢解決的事情,都不算事。”這位楊先生對她處處客氣,說話做事都很周到,但那是人家本身帶來的習慣。如果她真把人家隨口一句“有什麼需要就打電話”當真,那就是自討沒趣。
“不過,我喜歡。”花錦笑眯眯道,“最近我要去財神觀去拜一拜財神爺爺,感謝他老人家助我財運。”
“又來了……”譚圓嘆口氣,“這位楊先生的訂單,什麼要求都沒有提,我們要怎麼做?”
“時間範圍內的最高標準來做。”花錦掏出手機,給菠蘿精的微信發了一條訊息過去,“一分價錢,一分貨嘛。”
兩分鐘後,對方果然按照她預想的那樣,要求她們在時間允許的範圍內,按照最高標準來做繡品。
“看來你天天迷信還是有用的,都有預知能力了。”
“什麼預知,我這是全方位瞭解顧客心理。”花錦晃了晃頭,“要成為一個成功的手藝人,必須要手藝與市場兩手抓。”
“花姐說得有道理,小妹佩服。”
又過了幾天,譚圓在家裡給漆器上漆,店裡只有花錦一個人在,之前定製旗袍的女顧客,提前兩天來取衣服了。這次她仍舊把自己包裹得密不透風,甚至比上次還要小心,連口罩都用上了。
“您的旗袍已經做好,若是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可以與我聯系。”見這位顧客不想讓人看清她的臉,花錦也沒有提讓對方在店裡試一試衣服的話,只是簡單的提了幾句洗滌收藏方法。
“謝謝。”女顧客刷了卡,注意到貨架上有個刺繡手包,“這個包,是別人預定好的,還是準備售賣的成品。”
“是店裡準備售賣的成品。”花錦戴上細絨手套,把手包取下來遞到女顧客面前,“您可以試一試手感。”
“不用了,幫我包起來。”女顧客見花錦靠近,有些不自在地往上拉了拉口罩。
注意到她這個動作,花錦往後退了幾步:“好的,請您稍等。”
交易剛完成,女顧客還沒來得及出門,一對男女走了進來,男的手裡扛著攝像機,女的手裡拿著無線收音話筒,直接朝花錦走來。
花錦注意到這兩人進來時,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女顧客有些慌亂,把身體轉了過去,裝作在店裡看商品。
“你們好,請問有什麼需要嗎?”花錦裝作沒有看到女顧客的反應,微笑看向剛進門的男女。
“您好,我們是《人間真情》欄目組的記者,我們在網上看到了一個很感人的故事,聯絡到當事人後,才知道您就是那位幫助過當事人的繡師,請問可以簡短採訪您兩句嗎?”女記者很年輕,笑起來非常有親和力。
花錦有些疑惑,什麼感動的故事?
她做了什麼連電視臺都要關注的好事嗎?
望著攝像機黑洞洞的鏡頭,花錦腦子裡亂成一團,她早上化的妝沒有亂吧,身上的衣服在鏡頭裡應該還不算難看吧?
花錦內心在咆哮,面上卻對記者努力露出一個優雅又不失禮貌的微笑:“當然沒問題,請到這邊坐,不過我不太清楚事情的經過,您可以給我講講是什麼事嗎?”
高姨,您的乖徒弟要上電視啦!
作者有話要說: 花錦高冷一笑,內心:激動地搓手手,我要上電視啦!上電視!!我要發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