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那雙腿,是他繼父家的孩子打的,我聽我姐說的時候還不相信,依著毛蛋的性格能吃虧!”
“他那個媽······”一言難盡,大家不再議論這件事,開始談論其他的事。
板凳不夠坐,大家回家搬長凳來。
周大哥他們拉著音響回來了,在大家的期盼中把音響裝好,話筒說話後邊觀眾可以聽到,坐在最後面的人可以聽到,演出正式開始。
一位大叔和大嬸拉著二胡,唱著民間小調,獨特的韻律和現在社會的流傳的音樂風格完全不同,但是村民們從中能感受到生活的氣息,屬於他們農村的氣息。“只會前半部分,後半部分我們回去研究一下。”二胡破音的時候,夫妻兩人停了下來,他們也沒有想到真的會有人來看,平時練得也不認真,出醜了。
“好!”大家鼓掌。
“很久沒有聽到二胡的聲音了,你們拉的真好。”
“就是。”
大家熱烈的鼓掌。
有人上去表演雜技,剛開始的時候就出現失誤,底下的觀眾拍手鼓勵。
“嘿嘿,我是故意的。”他們又重新開始,到了結尾的時候還是出現了是你。“這次是有意的。”
“哈哈哈!好!”
這組說話最逗人,大家必須鼓掌。
天已經黑的時候,週二哥接上電燈泡,繼續表演。
觀看錶演的時候,大家會不知覺的吃東西,尤其是小孩子,東西吃完了,就到外邊買,不用大老遠的跑到小賣鋪浪費時間。
最後一個表演結束的時候,大家還不捨得散場,不是他們表演的多麼好,他們看的是一種情懷。即使每個演員都有失誤,他們心裡還是很開心。
“再來一出場!”觀眾紛紛叫喊道。
“有機會吧!”周母不確定表演的人什麼時候能抽出時間再來一場。
“二十九的時候我們再來表演一次,一定比這次更好。”
“就是,準備不充分。”
“我們也沒有準備充分,應該準備一些紅棗花生往臺上砸的。”群眾遺憾道,“下次一定準備充分了。”
“我們村子不興砸紅棗花生。”
“有時間我們看比賽的人談論一下,怎麼為難上面的演員,這次太便宜他們了。”
大家走的時候把製造的瓜子果皮打掃幹淨了,才扛著自家的板凳回家。
周母他們累了一天了,簡單吃了一點面條就回屋休息了。
“媽,你寫文章的時候順便把我拍的小豬也放進去唄!”周祥幫忙整理照片。
“你幫我選一張看看哪張好看,發彩信給你爸和外公外婆看看。”母女兩個湊在一起研究了大半夜,也沒有選出哪張照片好,最後順便發了一張。
第二天,附近的村子都在議論周家村昨天發生的事,後悔自己沒有親眼去看。
周母他們提前把過年的東西準備齊全,二十九那天他們沒有時間準備。
二十八的時候,週二叔不辱使命把丈母孃和岳父請到老家過年。
趙父和趙母總算知道為什麼女兒和外孫不願意回去,在這裡的確讓人感到舒適安逸。
二十九的時候周禮家的大院子擠不下這麼多人,大家想方設法把舞臺移到一塊空曠的地方。
在這裡賣零食的人多了幾家,人比上一次多了好幾倍,大家拉來的零食都能賣完。
大家這一次比上一次進步了很多,失誤還是時有發生,觀眾們善意的微笑化解了演員的尷尬。
不過這次演員比上一次要累,上臺的時候,大家調侃兩句;下臺的時候,大家為難兩下。
這場表演結束後,大家就開始準備過年了。
大年三十是一個團員的日子,大家熱熱鬧鬧地吃完年夜飯,就開始包餃子。
“這樣過年才有年味。”趙父很久沒有過這麼熱鬧,沒有爭吵的年了。
“我讓你們來沒有錯吧!要是在家裡過年,一堆麻煩事送都送不走。”週二嬸得意的說道,還是她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