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皮格從貨物寄存處中領出,之後馬上就在同車站,辦理了寄送到東京汐留車站,並候領的手續。寄送者為近松千鶴夫。
皮箱重七十三公斤
與前項一樣稱,內容物為“古董”
12月4號
x皮箱從若松站領出
x氏以“佐藤三郎”之名領取
12月4號
x皮箱從遠賀川車站寄出
寄件人與收件人,名義上郝是佐藤三郎
寄件人是x氏
重量為十九點一公斤
12月1號
z皮箱到達東京汐留車站
留在同車站,收件人是虛構的
12月10號
東京汐留車站站員聞到皮箱散發臭味,因此開啟z皮箱
皮箱裡面裝的不是古董,而是馬場番太郎的屍體
“首先,x氏——即蟻川愛吉,從若松車站領出x皮箱,也就是從東京新宿車站寄送出來,號稱內容物是‘薄鹽鮭魚’的皮箱,假設這只皮箱裡面,裝的不是薄鹽鮭魚,而是馬場番太郎的屍體,那麼蟻川愛吉與近松兄,不是把這只皮箱,與從十二月一號,就預先寄放在二島站的z皮箱直接交換,就是把屍體從x皮箱拿出來後,再裝進z皮箱,這樣你聽明白了嗎?”
“聽明白了。”
“我認為,這個詭計中,不可欠缺的要素,或者說它的構成要素,更簡單地說,就是它的魔術材料,是x和z兩只皮箱,以及馬場的屍體這三項。你覺得這個想法怎麼樣?”
“這個嘛……”由美子垂下眼瞼,陷入了深思,“……我同意你的假設,不過寄放在二島站的皮箱,也就是z皮箱,當時塞在這個z皮箱中,跟馬場先生屍體的重量,幾乎相同的某種東西,不能算在那些要素裡嗎?”
“沒錯,要加的話當然也可以,但解謎時把能夠省略的先省略,會比較易於思考吧?……”鬼貫警部笑著說,“好了,就像我剛才說的,不管是直接交換兩只皮箱,還是交換皮箱的內容物。都一定得等到x和2這兩只大皮箱與馬場的屍體,這個三要素最接近的時候,才能夠做得到。這一點你覺得如何?”
“我沒有意見,就算更嚴苛地說,一定要在三個要素集中於一點時,才能完成這個詭計,也不會有問題吧?”
“沒錯。馬場番太郎被殺害的時間,從他吃鐵路便當那個車站的列車到站時間估算,是在十一月二十九號下午九點前後。從這個時間開始,到十二月四號間的五天之內,三個要素集合在同一個地點的情況,除了十二月四號,下午六點半前後的二島車站前之外,沒有其他了。”
“絕對沒有嗎?”由美子好奇地問。
“絕對沒有。不管是我調查到的,還是從邏輯上來看,都可以斷定除了那個地點、那個時間以外,兩只皮箱與馬場的屍體,是絕對不可能聚集在一起的。還是說,你能想出別的情況?”
“這個嘛……”
由美子沉默了一會兒,又像是想到什麼似的說:“那在列車裡呢?……我想到的另一種可能性是這樣的:在二島車站寄送的皮箱,是從若松車站領出來的x皮箱,而從遠賀川車站寄送的是空的z皮箱,兩只皮箱如果在同一輛列車上,運送到東京的話,不也可以在運送途中把屍體換到z皮箱裡嗎?”
“你說在列車裡嗎?這真是個絕妙的點子,不過如果是支線的話又另當別論,在主幹線上,小型行李與小型貨物,是不會放在同一節貨物車廂上的。”
“話雖如此,我還有另一個可行的想法。皮箱會不會不僅僅是x和2兩只呢?我想,馬場的屍體不一定得裝進x皮箱後寄過來,也可以裝進第三隻皮箱——就姑且先用y皮箱來稱呼它吧——y皮箱提早半天左右寄達,寄達地點不是若松車站,而是藤之木,或是折尾。近松千鶴夫在收取y皮箱後,把預先寄放在二島站的z皮箱拿出來,把y皮箱內的屍體塞進z皮箱中,然後再次把z皮箱寄放在二島車站,這不也是一個方法嗎?”
“嗯!……”鬼貫警部沉默著點了點頭。
“所以說,屍體塞在z皮箱裡,沒什麼奇怪的。被x皮箱那故意引人注目的移動方式迷惑了雙眼,還有以為z皮箱從一號到四號,都一直寄存在車站,以及沒有考慮到y皮箱的存在——其實不需要是皮箱,柳木行李箱或一般箱子都可以——這三點,會不會是你無法解開謎團的主因呢?”
時間
x氏的行動
膳所善造的行動
近松千鶴夫的行動
蟻川愛吉的行動
12月4日
18:00,現身於若松車站。
在香川縣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