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嘟囔著背上差不多和他人一樣大的鐵疙瘩上了路。
2班駐守這片斷口2天了,全班7人一個不缺,住東徵特遣隊同款的電磁鐵帳篷,吃狗糧同款的壓縮餅幹,唯一的任務就是提前預警大規模磁場波動,這種現象基本上預示著永珍軍隊的到來。
海上的磁軌和陸地上是不同的。陸地上的磁軌架設在永固基座上,離地515米,無論是拆毀還是重灌都很方便。海上的磁軌缺乏根基,不說跨度達13000餘公裡的跨太平洋國際軌道,即便是跨度只有幾百公裡到數千公裡不等的環太平洋軌道線也無法依靠磁能結晶本身的硬度支撐過去,哪怕加上左右各一,上下各三的標準型支架也做不到。
為了給人類建立一條安全、穩定的交流渠道,早年的科學家和設計師迸發出了驚人的勇氣。
首先,人們想到的是公元年間聯系撒克遜和高盧的海底隧道,結果僅僅在中南半島沿線修建了不足百公裡,17個專家和人數在1000人以上的專業施工隊便在海獸進攻中喪生海底。
隨後人們想起了公元年間流行的跨海大橋,斜拉索的設計被應用到支撐架上,於是軌道的垮塌再次吞沒了3000條生命。<101nove.16年,橋梁設計師張忠義所提倡的懸浮橋墩實驗成功,人類才算開始了跨海軌道的建設之路。
懸浮橋墩由耐腐蝕金屬製成,模組化設計,一座橋墩由64塊獨立模組組合而成,面積2304平方米,配穩定錨256條,穩定懸浮海面。橋墩高10米,以動態環狀連線鋼鐵支架,間距1.22.6公裡,這才有了鋼骨的最終誕生。
先民們就是推動著這種簡陋的鐵船一路架設鋼骨,直至將人類社會連線成一個整體。可以說,每一段跨海軌道都是人類的鮮血和屍骨樹立起來的奇跡,以現有的技術也找不到更高效更安全的辦法來取代。
所以任何形式破壞鋼骨的行為都是在挑戰全人類的底線,一旦曝光的結果並不會比當年埃盧爾無故摧毀阿萊克納吉克要好多少,這些鐵船,是全人類的瑰寶。
瑰寶總是易碎的,當這麼一件易碎的瑰寶出現在戰場中間,無論是進攻方還是防守方都會感到束手束腳。
“班長,你說同盟那些人會用什麼辦法來穿過灰海區?我們整出16公裡的灰海斷口,要我說就把整個2團700武者全都佈置在鋼骨上,他們只能拿命沖,我看他有多少命耗在這幾條窄窄的鐵條上!”另一個新兵拉爾比是跳脫性子,總覺得自己戰略無雙,以後早晚可以做到有指揮權的伯加索斯連長或團長的位置上。
奈爾思用一種恨不得吃了他的眼神看著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混蛋,忍了很久才忍住一腳踹過去的沖動:“你也知道是窄窄的鐵條?700人,就算平均分佈在三條12米寬的鋼骨上密度得有多少?刮風下雨得死掉多少?他們拿排槍懟怎麼辦?往哪裡躲?最後,誰跟你保證他們就不會對著鋼骨放炮?”
“他們敢?”
“有什麼不敢的?帶上工程兵,一路轟一路鋪,訊息擴散以前把鋼骨恢複原狀,別說我們就700人,就算把16公裡全轟塌了他們在2天內就架不好?不過是多死些人而已,當成戰損就可以了,總比正面和伯加索斯放對容易些。”
“那我們?”
“想也別想!”奈爾思恨恨地打斷,“他們有多少人,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全殲他們。一旦嚇住他們,同盟退回去大肆宣揚,咱的民心可就亂了,我們必須馬上修好。這樣和現在又有什麼區別?他們最不怕的就是死人!”
年輕人的肩膀一下子就垮了下來,戰爭,沒有那麼有趣呢。
奈爾思不打算安慰他,伯加索斯的老兵們都知道這一仗不好打,不過之前的哪一仗又好打了?不過拼命罷了。
更何況被派出去探查的比爾跑回來了,看起來似乎很狼狽,關鍵是那臺巨大的鐳射感應儀不見了,奈爾思開始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班長,班長!大規模磁場擾亂!是大規模磁場擾亂!”
“該死!成真了……”
……
毛利防衛總指揮部裡一片嘈雜。
“貓頭鷹報告,發現同盟軍列。”
“距離1200,番號比對第四集 團軍第七第八軍直屬部隊以及數量龐大的工程兵部隊,他們正在鋼骨上架設橋面!”
“貓頭鷹被發現,正在撤退!對方沒有限制火力,飽和炮擊,貓頭鷹2死3傷,1人失蹤!”
“這裡是總指揮部參謀47席,貓頭鷹加速撤離!必要時……允許放棄傷員!重複一遍,允許放棄傷員!”
“貓頭鷹拒絕!貓頭鷹拒絕!”
“回歸進入戰場!確認為雷霆!她一個人沖進軌道了!”
“這裡是總指揮部參謀47席,貓頭鷹不得戀戰,迅速撤離!雷霆堅持不了多久!”
“貓頭鷹確認命令!貓頭鷹確認命令!”
看著一層亂糟糟的景象,錢翎和雷因部長對視一眼。這才是第一次接觸,看來他們是打算靠架橋把特種營和火箭營送上岸,再進行軌道修補,這種不計損傷的戰術決定……同盟的決心也不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