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雖說雙魚島被出售了,現在是私人島嶼。
可島上的原住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而且有些表演節目,需要馬爾地夫本地人參與,所以有些人仍然住在島上,沒有搬走。
踩高蹺捕魚、浮潛射魚、出海捕撈等生活習俗還在延續,他們千年來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偶爾和印度人聯系。
直到大航海時代成為英國殖民地,才加大對外聯系,因此當地大多數居民性格挺隨和,有種寵辱不驚的淡然。
這個世紀以來,世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不再滿足於貧窮的馬爾地夫人,開始向錢看之後,並沒有對家園被人出售産生不滿,反而高興於多出許多工作機會,能夠賺到更多的錢。
馬累島的政變,沒有對雙魚島産生多大影響,居民們依然一早按時出海捕魚,傍晚沿原路返回。
白帆迎著海面夕陽,形成幅格外美麗的景象。
在雙魚島每天都能看見類似的美景,韓宣早就習慣了。
駕駛著沙灘車,在潔白沙灘表面留下兩條車痕。
發動機聲音打破了雙魚島的寧靜,讓周圍人們將現實和夢境區分開,想起自己是來度假的旅人,還會回歸社會,終究不能永遠待在這裡……
小型沙灘車,停在延伸到海裡的木頭棧道旁,韓宣跟安雅走上去,近海滿是風格樸素的水屋,房頂茅草隨風擺動。
目光往遠處海面眺望,有艘長達二十多米的黑色遊艇,混在破舊漁船中,尤其顯眼。
船身旁泛著滾滾浪花,不斷接近碼頭區,直至減速停下靠岸。
這是法國老富豪鮑裡斯的遊艇,作為法國最有錢人之一,他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物質上的享受。
去年來過馬爾地夫後,老鮑裡斯今年又和夫人勞拉一起來度假。
開著這艘遊艇,讓加油船一路跟著,隨時加油,從地中海起航,穿過蘇伊士運河、紅海、亞丁灣、阿拉伯海,來到馬爾地夫。
用老鮑裡斯的話來說,他現在退休了,最不缺的就是時間,得把前半生沒空欣賞的美景,趁著死之前都看完。
這對老夫婦,整個1994年都在忙著去世界各地旅行,玩遍了歐洲,今年要去亞洲,只在馬爾地夫待兩個月,緩解疲勞。
通往海裡的棧道上,有位遊客在垂釣,花了好大氣力,卻拉上來團水草,滿臉無奈神情,掛好假餌又坐在椅子上,等待貪吃的魚兒上鈎。
韓宣往他桶裡看去,空空的,都是海水。
這位英國遊客見到他動作,自嘲道:“馬爾地夫海裡不缺魚,我已經在這裡釣了兩個多小時。運氣是要有多差,才能像我這麼倒黴。”
韓宣心想確實倒黴,昨天躺在氣墊床曬太陽,都有魚蹦到床上來。
開口安慰道:“沒關系,天黑後海釣比較容易,用熒光魚餌,一定會釣到魚的。”
“嗯,我以前從沒釣過,今晚試試。”英國人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