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車往市中心方向開去,這幾年改革開放帶來的影響,更加明顯。
一大片老樓被推倒了,建起商場、廣場、酒店,淮海路上,26號電車滴滴響,狗不理包子店門口,都是水蒸氣,幾乎看不見裡麵店主。
騎著鳳凰牌腳踏車的年輕鄉下人,車座上放著個大包裹,來這裡進行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追求詩和遠方,感受大城市的繁華。
等看見韓宣他們的車隊,喃喃自語:“彼可取而代也,大丈夫當是如此。”
下車鎖好後,從口袋裡掏出不多的零錢,忐忑走進肯德基,打算吃次西餐……
萬國建築博覽群。
依然是那個外灘,但又有些差別。
至少門前的那些電車,就是韓宣以前來上海時候沒看過的,靠近黃浦江的觀景臺沒修好,建築裝置堆放在江邊,顯得有些雜亂。
那幾棟打算買下來的樓,估計建國後一直沒維修過,外表發黑。
大概當年西方人把華夏當成囊中之物,修建這些樓時候挺用心,近百年的建築了,依然很堅固。
仔細看它們,從中能感受到二三十年代老上海的繁華。
以後看陸家嘴,像是在看紐約曼哈頓。
現在那邊就只有一座東方明珠電視塔,還有些低矮的廠房,一部分地被賣出去了,但還沒人開始修建摩天大樓。
車隊開到外灘最邊上的亞細亞大廈,等車停下後,保鏢們過來開門,這仗勢吸引了不少前來參觀的遊客們的目光。
一些外國人發現韓宣和老爺子,頓時驚呼!
認出他們的華夏人,也驚聲叫著他們的名字,聽見不明所以的同伴詢問是誰,激動解釋!
穿著綠警裝,腰間繫著白色粗腰帶的警察,趕忙築起人牆,制止遊客接近。
韓老爺子笑著揮了揮胳膊,牽起韓宣的手,看向一號樓。
兼具古典和新古典主義格調的亞細亞大樓,佔地1700多個平方,總共有7層,仔細算下來,比日本銀座的那棟樓還貴,價格顯然虛高。
這裡面有三家機構,分別是冶金設計院、房地産管理局、絲綢公司,市局正打算將一批外灘房屋進行置換,這些機構要搬到其他地方,所以想要出售。
十二號彙豐銀行大樓,也是七層高,佔地十四畝,有五個亞細亞大樓大。
韓老爺子見到這棟建築,再想起之前的價格,臉色古怪問宋市長派來的秘書小王:
“這麼大才賣15億人民幣,一號亞細亞大樓賣9億,有點不合適吧?”
“嗯……”
姓王的秘書看了看兩棟樓,也發現不對勁,暗罵定價的人肯定是拍腦子來猜價格,以為外灘第一樓就值錢。
笑道:“我回去告訴市長,亞細亞大樓的價格再重新商量。但十二號樓一直都是這個價格,差不了多少,前幾年彙豐銀行想要將這棟樓再買回去,價格上沒有談妥……”
等看到十七號字林西報大樓,面積更加小,雖然有十層,但每層佔地才1000多平方。
這回不用提醒,小王趕忙說道:“這棟樓也重新定價。”
韓宣伸手指著黃浦江對岸的陸家嘴,“王先生,請幫我問問那邊的地,現在多少錢一畝。我想在那邊買塊地建樓,面積要大一點。”
“要多少?”
“300畝吧,更多也行。”
“我也來塊。”
“還有我。”
聽見這三人接連說話,小王的心一抖,想起報紙上說韓老爺子要在紐約建世界第一高樓,說道:“要蓋多高的樓,才需要那麼多地?那邊是商業規劃區,對土地面積有要求,買到地要在五年內開始建……”
韓宣沒聽說過這個訊息,大概是為了防止別人囤地卻不建樓,誰都知道陸家嘴現在被劃為重點開發區了,等以後土地肯定能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