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墅廚房裡。
韓宣認真在看一位德國裔廚師的切菜動作,不知不覺間發現,其實做飯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尤其是西餐,能感覺到有種精緻和藝術的意味,混合在廚房當中。
選取上好雪山牧場牌火雞,油脂豐富,肉質細膩,精巧入微的刀工,往火雞屁股刷油時候的狂放,都讓維尼大流口水。
再出門去看華人廚師在院子裡煲的人參烏雞湯,已經燉了兩個多小時。
別墅廚房裡沒裝抽油煙機,只能把廚房暫時搭建在外面。
名叫吳濤的二十多歲年輕廚師,見韓宣盯著大瓦罐咽口水,笑著舀出一小碗,給他嘗嘗味道。
人參只放了兩片,用來提味,事先用熱水泡過,就算孩子喝也沒事。
韓宣吹吹熱氣,濃湯入口,眼睛頓時亮了。
來到美國十一年,相比一個城市的興衰流轉,顯得短暫。
但對韓宣來說,卻足以釀出濃厚的鄉情。
這是鹽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
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這些味道,已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堅忍等等情感還有信念,混合在一起。
才下舌尖,又上心間,讓他幾乎分不清哪一個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
好吧,不湊字數了,其實這就是一碗雞湯。
對於美國華人,中餐到哪都能吃到,沒什麼差別,對故土的懷念倒是真的。
韓宣咂咂嘴,用中文說道:“淡了點,我家人口味挺重的,留些湯給我,明天早上泡飯。”
這位名叫吳濤的中餐廚師點了點頭,“成!美國人不喜歡鹽太多,我分開煲。”
“聽你口音是北京的?會不會做驢打滾?”
“當然會,我在東方紅烹飪廚師專修學校,第一道菜學得就是驢打滾,只不過沒糯米。丫!你這貓又把我菜偷吃了!……它能聽出我在罵它,是在瞪我對吧?美國這地方就是邪乎。聽說你爺爺待會兒要來?那不是會吃我做的菜?你可能不知道,他在我們華人圈,可是真正的大拿,沒想到我也有這天!”
只有韓宣一個人在這,這位廚師挺放得開。
韓宣問他:“來美國多長時間了?”
“快一年了,我六叔飯店沒倒閉時候,都在洛杉磯。
華人街那破地方,還不如我家衚衕,要不是工資高,誰願意來,你說是不?
你爺爺剛幫我們通好下水道,還把我六叔的老房子給改造了,我又得去舊金山上班,真背。
用廚師證辦理技術移民,費老大勁才過來。
聽說帶回華夏,這裡的一刀啦能當十塊錢人民幣用,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學廚師是我六叔忽悠的,來美國也是他忽悠,要是一刀啦真能當十塊錢,那我不是也成萬元戶了?!”
“你不會說英語?”
“可不是。坐輪船入關時候,差點把我給扣下了,幸虧我臨時學了幾天。人家問歪滴九控母兔啊馬瑞肯,就回答,勿克,兔肚啊庫克。其它都說瑞特,或者點頭……”
韓宣見他一臉認真模樣,再聽他這口語,憋笑憋得肚子疼,偷偷擦掉眼淚:“你來這麼長時間,就沒學?”
“誰說沒學,我工友們也不會英語,但有一句特別熟練,我想想,叫什麼來著……啊!對了!houch one night!”
韓宣聽見這句相當正宗的美式英語,一口雞湯直接嗆得從鼻子裡噴出來!
簡直笑瘋了!
“啥意思?問了他們不說。”
“別問,反正他們為國爭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