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你不知道?”
王天華看見這對父子倆整齊搖頭,解釋道:“韓琦老先生,前年在上海崇明島,買了塊6000畝的地。贊助四億五千萬人民幣,建了所大學……”
韓宣是真不知道這件事,老爺子從沒說過。
崇明島自己去過,在長江的入海口。
一座面積一千多平方公裡的大島,與上海寶山區、江蘇省太倉市隔江相望,是長江每天帶過來的淤泥,堆積而成。
韓宣和老爹不說話。
對面王天華,心慢慢提了上來,這所大學招聘教師的要求相當嚴格,據說大多是從國外招聘來的。
國內招收的教師,只有幾個專業不要求會英語,考古系就是其中一個。
王天華心想這個要求是不是太唐突了,又或者他們在質疑自己的能力?
正百感交集。
聽見韓宣說道:“我等會兒打個電話問問我爺爺,應該沒什麼問題。一些偏門專業有真技術就行,王天華先生對吧?我記住了。”
王天華得到這個孩子的保證,不怎麼放心,可韓千山沒有說話,沉默幾秒,笑道:“那謝謝你們了,我只要個機會,對考古學的理解我不比任何人差。你們先幫吧,我去墓地裡清掃。可惜了,那麼多好東西全被氧化了。”
韓千山中文裡帶著股外國腔,但還算標準,說道:“沒關系,麻煩你們了,人手不夠我可以再找些人……”
韓宣被這個訊息弄得心裡癢癢,在王天華走後,迫不及待打電話給老爺子。
電話裡傳來的是傑頓嗓音,“你爺爺在接待法國來的客人,有什麼事情?我幫你告訴他。”
“沒事,就是想問問他在華夏捐贈了一座大學?”
“對,九二年時候,已經即將完工,明年九月開始招生。總共投資了四千三百萬美元,最近還要再撥一筆款過去,預計總金額在五千萬美元左右。”
“這樣啊,我知道了……”
韓宣前世上過大學,明白就算是頂尖的學校,學習氛圍也沒那麼開放,條條框框約束太多。
花錢倒不在意,現在在想或許能借這件事情,趁機把未來會扭曲的教學觀念改正過來。
培養出真正的創新型精英,而不是隻會死讀書,或者混日子,畢業以後再為工作發愁的“人才”。
“等我爺爺結束了,讓他給我回個電話吧。謝謝你了,傑頓秘書……不對,是助理。”
“哈哈哈!我會記得的……”
老爹等韓宣放下電話,問道:“說什麼了?”
“爺爺確實在華夏捐了所大學,今天九月就開始招生。”
“哦,那你幫剛才那位先生安排一下。怎麼?幹嘛做這種表情?”
“我是怕學校被他們給玩壞了……”
韓宣苦著臉。
老爺子好心捐款這點沒錯,增加外教能讓剛開放的華夏學生們,接觸到外面的世界。
可內心實在不相信哪個國家的政客,能把學校給管好。
加入的政治意味太多,氛圍就變了,這點他深有體會。
回想起前世學生會裡不大的學生,卻說著口官場老油條們的“官腔”。
老師和領導還就喜歡這種調調,認為是種會做人的表現,這實在不是件能讓人開心得起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