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耽解釋道:“啟稟世子,曹操曾派人前來聯絡過我,說不日會曹仁會派兵攻打上庸,請我做內應,只是被我亂棍打出。只是不想舍弟鬼迷心竅,跟曹操使者還有來往,請世子責罰。”
劉禪沉聲道:“那你說我要如該如何處罰你們?”
“我們二人知情不報,已是死罪,只求世子能夠饒我全家老小一命!”申耽拜倒在地說道。
申儀臉色大變:“大哥!”
看著二人,劉禪算是弄清楚情況。
看樣子申耽確實沒有勾結曹操,只不過他也不願意得罪曹操,給家族留了一條後路。
而申儀卻勾結了曹操,如今發生了這件事,申耽有所察覺,故而主動負荊請罪,來了一出以退為進。
如今他主動負荊請罪,殺他只怕有些不好,俗話說的好,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主動認錯能夠從寬處理。
況申家勢力龐大,也不能輕易殺之。
劉禪看著申耽,心中思索著歷史上關於申耽的事蹟。
一開始申耽與張魯聯絡緊密,又派遣使臣拜詣曹操,曹操於是賜予他將軍稱號,讓他擔任上庸都尉。
後來劉備急切希望統領益州全境,於是命令劉封孟達二人奪取上庸。
時任上庸太守的申耽率領全郡投降,將妻兒以及宗族都遷往成都為質,申耽的地位得以儲存。
襄樊之戰時,孟達因為害怕不救關羽而獲罪,又因為與劉封交惡,於是投降了魏國,而申儀又率軍叛亂,擊敗了劉封大軍,劉封被迫逃回成都。
申耽無奈之下,也投降了魏國,曹丕因為申耽不是自願歸附,於是剝奪了他的軍政大權,遷徙他到南陽居住,閒散在家,又剝奪了他的爵位,申耽終老於家。
由此可以看出,申耽雖然不是純臣,但也能夠恪盡職守,不會主動投降,到了實在堅持不下去了,為了保命才會投降。雖然相比忠臣有所不如,但比那些牆頭草又強了一大截。
劉封心中沉吟道:“這歷史上的申耽倒也不錯,雖然沒有盡忠守節,但也沒有主動叛亂。如今申家遭遇危機,他負荊請罪,應該是真心的。”
想到這裡,劉禪對著申耽說道:“你既負荊請罪,又未釀成大錯,可免一死,不過死罪可逃,活罪難逃,你卻需將功補過才行。”
申耽聞言鬆了口氣:“申耽願聽世子吩咐!”
“嗯!”劉禪滿意的點了點頭。
一旁的劉巴說道:“世子,他們二人與曹操的人接觸過,如今事情敗露,他們說不定是為了保命才這麼做。雖暫時可免一死,但家族私兵卻不能留!”
申儀聽了這話大怒:“劉子初,我們兄弟二人已經負荊請罪,你怎可如此?”
申耽瞪了申儀一眼,說道:“我們願意交出家族兵權,只求世子饒命!”
劉禪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便令劉封,霍峻前去接管兵權吧!”
“來,兩位請起!”劉禪隨後扶起二人,將二人鬆綁,指著前方的大鼎說道:“孟達勾結曹操,行刺於我,十惡不赦,今日要處以極刑,兩位好好看著,千萬要引以為戒啊。”
看著菜市場中央立著的大鼎,申儀不由得擦了擦額頭的冷汗,心道幸好沒有造反,否則被投入鼎鑊中的便多了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