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外頭的傳聞你不知道嗎?還有他為什麼要扳倒齊國公府?”
楊大爺嗤笑,“他是外室子的訊息有什麼稀奇的,這個現在不都知道了?就是皇上也沒有說他什麼啊。”
“這個已經不能作為我們攻擊他的理由了吧,當初那個訊息不還是您藉著齊國公府的訊息散出去的嗎?”
“原本以為可以讓顧世安下馬,沒想到最終還讓他給踩了一腳。”
想到這個楊大爺就窩火,同時也埋怨上了自己的妹妹,齊國公夫人楊氏。
楊閣老淡淡的一瞥楊大爺,胸有成竹道,“當然不能以此上書,你這些年雖然進步很大,但是你還年輕。”
“三十年前的事情你恐怕也不太清楚。老齊國公年輕的時候時常在外領兵打仗,留在京城的時間不多,那時候他與於老夫人是出了名的恩愛。”
楊大爺坐正身子,聽楊閣老說起往事來。
楊閣老年紀很大了,他抬起渾濁的眼睛,緩緩道,“以顧世安的年紀,當時老齊國公可是留在京城的時間不多,在外面領兵打仗怎麼可能有心思養外室?”
“他留在京城時間多起來,恰恰是在顧世安出生後。”
“父親,您就直說吧,那個時候的事情我哪裡知道。”楊大爺著急道。
楊閣老渾濁的眼睛落在寫著顧世安生辰的紙上,聲音微輕,“他出生的那一年,京城可是腥風血雨啊。”
他滿眼的回憶。
“那個時候,皇位更疊,皇子們都想爭奪那張寶座,都殺紅了眼,最有名的反王,對,就是當年的肅王,他本是最有望能坐上那個位置的人。”
“可,就在那個時候,他突然反了,那樣的匆忙,誰也沒想到,結局,自然是可想而知。”
“如今,已經沒有人敢叫他肅王,而都是叫反王。”
“就連如今的皇上,到現在都還在找反王後人的下落。”
肅王叛亂,實在是太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了,他還記得當時多少人為肅王求情,烏泱泱的跪了一地,這也是讓當今下定決心一定要斬殺肅王的原因。
有這樣一個得民心的人在,他的皇位如何能坐的安穩?
那個時候,上朝大殿上不斷有人撞死在龍柱上。就為了給肅王求情。
他們不知道,這樣的舉動只是加速了肅王的死期。
那個時候,皇上已經對肅王深惡痛絕,本來微弱的決心就這樣越來越強大。
齊老國公和英國公當時也為了肅王奔走過。
後來,齊國公府開始慢慢的衰敗,而同樣求情的英國公,英國公卻慢慢的起來了。
人人都說是因為有太後的原因,可他知道不是。
想到此處,楊閣老渾濁的眼神驟然銳利起來。
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
顧世安是反王的侯人也好,不是也好,他都不會放過他。
更何況,如今,他手上有了一個很強硬的人證。
“父親,早年的事,您可有線索了?”楊大爺激動的問楊閣老。
楊閣老眯起眼,嘆了口氣,“過去太久了,就是有線索也斷了。不過,如今我手上倒是有一個人證。”
“有人證還怕什麼?就算沒有人證,我們弄一個出來也不是難事。別的人皇上還說很明理,會審理清楚。”
“但是,反王的事情,如果真的和您說的那樣,那可就不需要什麼證據了。”
楊閣老緩緩點頭。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況還是那樣一個反賊之後。
“父親,您不是說有人證嗎?怎麼還如此的猶豫?”楊大爺不解。
楊閣老道,“這個人證,說起來也巧,還是被顧世安的女兒給救了的,只是,年紀有點小,是反王忠心部下的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