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學醫的大一最清閑,好好做準備大約件重要的事:學好英語、鍛煉身體、以及結識一些學長導師什麼的,為以後的考研做準備。
晏晏點點頭,不好意思地說:“湛湛,我其實有個想法,說出來怕你笑但是我覺得我找到大致方向了。”
湛青幾分了然,靜靜聽她講。
“我們初學過一篇課本,汪曾祺寫的《端午的鴨蛋》,我就在想啊,原來這世界還有一批人,這群有化的吃貨,也能從吃食裡寫出些點乾坤來。”
“古有杜康蘇軾,近代的梁秋實寫《雅舍談吃》,老舍作品裡少不了老北京民俗小吃到現在的美食老饕們,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瀾就是一個地道的美食家,拍舌尖上的國的總導演陳曉卿”
晏晏滔滔不絕,罷了,豪氣幹雲地說了句:“我想寫吃的!”
做一個壇泰鬥裡的美食家,美食家裡的壇泰鬥。
湛青頷首:“挺好。”
晏晏突然憂心忡忡:“你不覺得我其實就是找個藉口到處吃嗎?我最近是不是長胖了很多?”
“晏晏,我倒希望你吃胖點。”可惜吃不胖。
晏晏將信將疑:“湛湛,我覺得你太沒底線了,我說什麼就是什麼。”
湛青彎唇:“我的底線就是,你喜歡就好。”
做自己就好。
翌日,社團開會的時候,張涵單獨把晏晏留了下來。
她今年大了,馬上去實習了,社團的活動差不多要慢慢交接給新人了,她單刀直入:“你想當社長嗎?”
晏晏直搖頭:“我前面還有那麼多幹事呢。”
“他們吶,都認為你可以管理更好,我們這個雜志社你付出的精力最多,最熱愛的恐怕也只有你了。”張涵笑了下,“其實社長雜事挺多的,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那麼輕松。他們幾個,也就想輕輕鬆鬆混個幹事。”
晏晏訕訕:“社長你說的太誇張啦,我目前哪有這個能力勝任。”
“你可以的,我相信你。”張涵拍了拍她的肩膀,“對了,差點忘了,《食之有味》的編輯看了你的章,然後去翻了你的微博,她對你挺感興的,要你看下私信。”
“欸?”晏晏有些遲鈍,“《食之有味》的編輯?我沒聽錯嗎?!”
“千真萬確。”
晏晏每次走訪很多地方,拍攝多之又多的照片,刊登不了那麼多,她喜歡上傳到微博裡,然後寫點亂八糟的東西。這是個私人賬號,沒幾個人知道的。
張涵看出她的疑惑:“我們雜志不是也有個經營的官微嗎?每月更新後,我們學校官微每次都會轉發,她是從那裡看到的。給我們官微私信我看到了,於是把你私號給她了。”
晏晏點頭,恍然大悟:“原來這樣啊。”
晏晏有點懵,她連忙去翻微博私信,果然一個叫蛋撻的編輯私戳了她:
您好,我是《食之有味》的編輯,對你的隨和照片很感興。透過s大的官方微博,得知您就讀於南孝市,我們恰好準備做一期關於南孝美食的介紹,不知是否願意合作?
《食之有味》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美食雜志之一,電子刊、官方微博、美食節目都做得非常好,上面供稿的美食專欄作家都是國內老饕級別的。
晏晏拿給張涵看,有點抖,張涵喜出望外:“果然是看上你了,對吧?”
“不要緊張,抓住會,就算是刊登出來的只有豆腐塊的地方,你也是上過大雜志的人了。”
“何況你寫得好,他們或許會繼續和你約稿也不一定,我祝你早日成為他們的專欄作家!”
晏晏第一瞬間想到的是,把這個訊息截圖,發給了湛青。
不刻,湛青回複道:“真好,離你的夢想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