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傻逼。”
“你好過分!”
“……”
周曼撥開她的,沒好氣:“那你要我怎麼說?”
“可以補救嗎?”晏晏弱弱問,“我好受傷,原來我一直在湛青眼裡是這麼個形象。”
“什麼叫原來一直?”
“我五年級的時候,語老師讓摘抄首最喜歡的古詩詞。我偷懶摘抄了《憫農》、《詠鵝》和《靜夜思》”
晏晏有個綽號,可能只有小學的同班同學才會知道。
這個綽號叫啥呢?叫大白鵝。
摘抄又不是背課,而且又能顯擺自己有化,有的家長比較負責,也要自己孩子作業拿得出,於是晏晏班同學回家都請教爸爸媽媽,翻閱高年級教科書,絞盡腦汁摘抄沒學過的又臭又長的詩,比如《觀滄海》、《長恨歌》等等。只有晏傾之秉持著獨立鑒閱,隨她喜歡的態度,讓她自己挑自己所瞭解的詩詞裡,挑出喜歡的摘抄出來就行了。於是晏晏為了偷懶,直接把人人會背最簡答的首詩抄了上去。
晏傾之拿著摘抄本準備簽字時,氣得抖,按捺住想打人的念頭,他心平氣和問晏晏,“閨女,你是認真的嗎?”
晏晏認真地解釋:“爸爸,你說過,喜歡的東西不分高低階,喜歡就去喜歡好了。比如我喜歡吃飯,但是狗喜歡吃便便,我們不能強求它。”
晏傾之被閨女的破比喻打動了。
翌日,老師批改摘抄的時候,看著晏晏的摘抄本笑出聲。
上課的時候,她點名晏晏站起來,“晏晏這次摘抄非常有意思,是耳熟能詳的首詩,很簡單。我們讓晏晏同學朗誦一下。”
晏晏站起來,心虛地念完《憫農》,語老師對她和藹地笑了笑,“接著,詠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打住,晏晏同學,你停頓有誤,重新念。”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嗯,對了。同學們要像晏晏同學學習,不是一味摘抄那些深奧難懂的詩詞,最主要是自己要理解,讀得通才行對不對?好,剛剛打岔了,晏晏重新來一遍。”
下面開始有同學偷笑,晏晏忸怩不安起來,她吞了吞口水,越念越小聲:
“鵝——”
“咳,鵝鵝鵝曲—項向——”小女孩羞紅著臉,越念越不對,越不對越不好意思,晏晏撓了撓腦袋,便“鵝鵝鵝”地笑了起來。
鬨堂大笑。
語老師也忍俊不禁。
從此以後,大白鵝的綽號便不脛而走,十分悲劇的伴隨著晏晏整個小學生涯。
周曼見晏晏沮喪的樣子,拉著她去上廁所。
上完廁所在洗臺洗的時候,晏晏幽幽嘆氣:“如果給我一次會,讓我回到五年級,我一定好好做摘抄。”
周曼開啟水龍頭,一邊洗一邊說:“你應該感到慶幸。”
“起碼你在湛青眼裡還是個具象的活物。你要知道,他現在也不知道我的名字,周圍女生可能都是一串編號。”
“?”
晏晏一臉問號,吐槽:“這是什麼歪理?能代表個啥?”
“代表你對於他,可能有點特殊啊。”
“啊?”晏晏覺得自己可能被說服了。
“你不是看上他了嗎?這麼在意他的看法,自己一個在這裡徒惱傷悲,不如去追啊。喜歡就上啊親愛的,別慫。”
“是什麼給了你勇氣。梁靜茹嗎?”說得這麼輕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