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和周家這幾日裡都忙著,用未來婆家送的布料好好做件衣服。兩人是同一天出嫁,還嫁的同一家人,雖然關系不錯,但心裡面也是較著一股勁的,都想在婚禮的時候壓一頭。
嫁妝是沒什麼指望了,大家差不了多少,可是這嫁衣可就不一樣了,可以做的文章多著呢!
還有幾天就是新年了,現在能做的事情不多,不是特別忙。但是要打掃家裡的衛生,再做一點過年時候需要吃的食物,比如往年會做的泡白菜、豆腐醬。
這些都只能由林佳來做,因為孩子即使再勤快,也是從來沒做過這些的。因為有著原主的記憶,林佳倒是沒有覺得太難,只是覺得有點麻煩。
今年她還做了醪糟,高家是沒做過這個東西的,一是沒糯米,而是沒這個習俗。
林家不一樣,林佳媽媽在家的時候,每年都做一小罐,就算不吃不吃也要做,這算是家鄉的習俗了。
大年初一的時候,大家就要聚在一起,每家每戶都拿出來一碗自家做的,比比誰家的更好吃。要是誰家沒做,都不好意思坐到人群裡。
醪糟要是做得好,就意味的未來的一年日子都是順利的,可以一直儲存幾個月。夏天上山做活的時候喝一點醪糟泡水,簡直比什麼飲料都好吃,小孩子們去上學了也愛帶著去。
即使後來媽媽不在了,林佳還是每年都做一點,今年雖然來了這裡,但她也不想斷了這事。
林佳家鄉做醪糟和別的地方不一樣,感覺還更簡單些。不是用糯米和酒,而是用粳米和糯米加酒麴。因為全用糯米做會發苦,全用粳米做沒有黏性,得用一斤粳米加三兩糯米配著來。
林佳不準備做太多,就只蒸了八斤米,蒸到七分熟的時候就撈出來放在大盆裡,趁熱用適量的酒麴攪拌,拌好之後涼了就放進幹淨的陶土壇子裡,擺在炕上發酵,等上三天就會有甜味,五六天就能開始吃了。
做醪糟的時候,幾個孩子是極為好奇的,因為他們沒有見過這個東西。幫著林佳燒火的高明娟更是好奇,一直追問。
能用到大米和糯米做的,在她看來肯定是好東西,不知道到時候她能不能吃到呢!
看著傻愣著一直往灶裡添柴的高明娟,林佳手空不出來,只能提醒道:“明娟,你想什麼呢!少加一點柴,等一下米都要蒸熟了,我說了要少添火,慢慢來。”
“哦!”高明娟回過神來,連忙把還沒燒著的幾根柴退出來。
她十分懷疑地問道:“娘啊,不蒸熟了能吃嗎?難道得吃生的?”
其實高明娟心裡是期待又是擔心,她娘也沒做過這個玩意,只知道是好東西,萬一過幾天砸了,豈不是浪費了這麼多大米和糯米,她可心疼了。
“別擔心了,沒把握我敢糟蹋糧食嘛!我又不是這樣的人。”林佳一邊擦著新的陶土壇子一邊道。
陶土壇子是最好的了,自從家裡的壇子爛了之後,她媽媽拿塑膠壇子來做繆槽,不僅會有塑膠味,放久了特別容易酸,或者酒味特別重,不好吃。
作者有話要說: 作者要開始準備期末考試了,以後每天下午五點左右不定時更新,每章字數四千。
雖然少了點,但肯定不會斷更,小天使們體諒一下,人家不想掛科!qaq
我憑本事單身!
作者:柳夕喬
問:墩到喜歡的人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答:謝邀。我現在只想把學校所有的主機板都拿來擺到她宿舍樓下,希望跪平這些她能原諒我……
問:看鼓掌文看到裡面主角是自己的名字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答:憤怒的跑去墩了人一遍又一遍後,發現寫文的人是我的暗戀物件……
題主:……為什麼我兩個問題都看到了類似的答案……
答:因為是同一個人啊,笑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