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劉小蘭回家添油加醋地把林佳的話說了一遍,可晚上吃飯的時候就被訓了兩句。高大志作為公公,平時不愛開口和兒媳婦說話,可他實在是生氣。
今年秋末高大志都說過了,老二不在了,以後不許去老二家,也不許打著他的名義要東西,不然他就出去告他們不孝,和老二那幾個孩子去住。
高紅河當然不願意了,他就是單純的眼紅而已,還是很尊重他爹的,可不想把自己的老爹逼走,當場就表示肯定不會這樣做。誰知道昨晚就被劉小蘭打了臉,回屋又把她訓了一頓。
高紅河家裡日子不好過,高紅陽家雖然好,他倒是想分點,但他們又不是親兄弟,高紅河覺得自己在外面說到底還是要臉的人,平時也只是攛掇著他爹而已。可他爹也是油鹽不進的,這幾年他也沒了興趣。
現在老二沒了,雖然一家子孤兒寡母的,可他也不想著能要什麼東西,那老二家的家裡可有好幾個兄弟,他自己就一個人,兩個兒子還小,光是人數上也沒底氣。
高紅河並不想搶高紅陽的東西,他只是不甘。
高紅陽人生最大的不甘,都來自這個異母兄弟,人人都說高紅陽有能耐,他這個大哥不頂用。這麼多年來,老二越能耐,他越發不想沾老二的光,他也承認了自己沒有老二有能耐,可他才是能為老頭子養老送終的人。
要說那些東西,高紅河不是非要不可,他只是想著,就算老二有能耐,老二孝敬他爹的東西,最後也都到了他手裡,他才是他爹最好的孩子。
這樣的思想,放在現在一大把年紀的時候當然是扭曲的,可在高紅河年輕時,卻是正常的。因為他年輕的時候,聽得最多的就是別人對他爹說——“大志啊!你家老二很能耐嘛!以後老了也不用愁了,肯定能在家裡享福。”
所以這麼多年,他都不讓他爹去高明陽家,就是不想別人的話成為現實。至於孝敬,那是老二作為一個兒子應該做的,他沒必要拒絕,別人也不會說是他養不起他爹。
……
高明華兄弟都不願意看臉色,也不能反駁,於是開門見山道:“伯孃,我們來找爺爺。”
劉小蘭也知道他們不會把東西交給自己,反正每次都是這樣,於是就道:“今天下了雪,你們爺爺沒去放羊,在屋躺著呢!你們自己去看吧!”
高明華道:“嗯!那我們就去了,這是我娘從供銷社買的水果糖,我帶了一點給弟弟妹妹甜甜嘴。”
劉小蘭微微一愣,然後飛快地接過高明華遞過來的小紙包,臉色馬上變得比剛才更好了,道:“那我就替你弟妹謝謝你了,你們趕緊去吧!”
兄弟倆進了他爺爺的屋子後,劉小蘭開啟手裡的紙包,裡面還真是水果糖,一分錢兩顆的那種。雖然不值多少錢,但劉小蘭平時也捨不得買,而且高家兩房的孩子平時關系都不怎麼樣,今天的太陽怕是從西邊上來的。
不管怎麼樣,這是人家自己給的,又不是她開口要的,白的的東西,有什麼不開心的。劉小蘭裹起糖果,回屋鎖在了自己櫃子,今年過年可以少買幾顆糖了。
不說劉小蘭心裡的疑惑與高興,高明華兄弟倆到了他爺爺的屋子裡,就看到了坐在炕上,正削著塊木頭的高大志。
高大志看到進來的是長的比他還高的、兩個一模一樣的孫子,趕緊放下木頭,笑呵呵地站了起來,道:“老大老二,你們怎麼來了?外面冷著呢!”
高明華和高明軍兩個是高大志第一對孫子,也是他最喜歡的孫子,雖然平時不住一起,但他心裡還是時時都念著他們。
高大志雖然一直和大兒子住在一起,可是先給他生孫子的是小兒子,他一直念著他們,他們小的時候,他恨不得把他們抱回來和他住。
高明華在高大志的幫助下卸下背簍,道:“爺,我們給你送錢和糧食來了,都穿的很厚,一點也不冷。”
高大志沒有去看背簍裡有什麼東西,而是先看了兩人的衣服,又上手捏了捏厚度,才放下心來,雖然衣服不是新的,但是很厚,果然是冷不了的。
看著自家爺爺的動作,高明華和高明軍對視一眼,又看了高大志一眼。他身上穿的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的棉襖棉褲,不止很薄,而且有好幾個地方都破了,露出裡面黑黃的棉絮。
腳上的鞋倒是好一些,可能是在家穿的,沒有破洞。他頭發已經近乎全白,臉上的皺紋深深的,卻藏不住看見他們的歡喜。
兩人都受了觸動,原來他們的爺爺,已經那麼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