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眼前的房子,林佳是非常不滿意的,雖然在這個時候,高家的房子已經算是很好的了。
這房子是今年新建的,牆還分兩層,外面是用地裡的黃泥製成的大塊的土磚,裡面還緊緊貼著一層木板,從裡面看就是一座木房子,建的又高又寬,和別家低矮的房子都不一樣。
房頂嵌的都是青色的瓦片,因為兩個兒子都定親了,來年開春就要結婚,所以家裡還添了很多傢俱,可以說是很齊全的。
可林佳不滿意,她在後世都沒住過這樣的房子,可是沒辦法了,只能湊合著過,等過幾年改革開放了,她一定要在這裡蓋一座鄉村別墅,用來養老。她現在心心念唸的,就是什麼都不用考慮的養老生活。
高家所在的地方是均西縣的紅星公社下,豐收生産大隊的第二生産隊。這裡背靠連綿起伏的大山,木材充足,而隊上有條河經過,有山有水,田地也多,只要年景好,每年都可以豐收。
想不到自己還能來到這個時代,如果這不是所謂的平行空間該多好啊!她還可以去找年輕時候的爸爸媽媽,和他們共渡這個年代。
可惜了,這一場車禍,只能讓她換個地方養老,給她帶來一堆麻煩,別的什麼也做不了。
外面太冷,林佳很快就進到了自己的房間,房間裡挺寬敞的,但只有個衣櫃,兩個炕櫃,一對木箱,顯得有點空曠。
找出隨身攜帶的鑰匙,林佳開啟了炕櫃,裡面是高家所有的財産,裡面分兩個,一邊是有紅糖、白糖、雞蛋、水果糖、麥乳精等“珍貴”的食物,另一邊是一些布料還有包得緊緊的錢和票證。
錢用信封裝著,每個信封裡有一千塊,都是十元的整幣,整整有十個。還有兩個信封裡裝的是面額比較大的錢,平時用的零錢都放在布包裡。
一萬塊錢,看起來很多,其中一半是高紅陽十幾年寄回來存下的津貼,另一半是高紅陽因戰犧牲的撫卹金。
林佳只是看看這些東西,一點想要的感覺都沒有,這些全都要留給那四個可憐的孩子,她一分都不會用。
這是高紅陽的血汗錢,也是用命換回來的錢,要是不留給他們,自己用了,林佳怕晚上做噩夢。她要是想要錢,可以自己掙,有了小淘淘,她沒必要去動它。
確認了東西都在,林佳又把門關上了,就坐到炕上,研究她的小淘淘。小淘淘上的物價和後世的一樣,畢竟是連線這兩個時空的。
如果林佳只買普通的生活用品的話,她都不用省著用,那些錢就夠林佳過一輩子的。
但如果想要一些奢侈品,或者買汽車等大件,肯定就不太夠了。賺錢是肯定要賺的,只是不是現在,時機不對,賺錢有風險。
還有一點讓林佳很驚訝,上面的東西和某寶一樣,居然還有外賣這個神奇的東西,也就是說只要她願意,可以隨時隨地開小灶,一輩子都不用做飯了,真是逆天的存在啊!
當然了,林佳也明白,這功能只能應急用,根本就不能自己吃獨食,除非她一個人過,這事也只能想想而已。
眾所周知,這個年代不僅缺吃少穿,工業用品也是奇缺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結婚所用的三轉一響,這東西也就城裡有能耐的人能買到,鄉下人想買是有錢沒票,整個豐收生産隊有七個生産隊,就只有十幾輛腳踏車。
高家也有一輛紅旗,是家裡的大件,平時都是幾個孩子輪流騎的,人人都愛惜得很。
所以林佳在平臺上仔細地尋找價格最低的東西,發現其實現代用品都是比較便宜的,而可以作為古董的這些用品都打上了懷舊的標簽,價格相對來說反而更貴一些。
能出現在這個時代的腳踏車價格在五六百以上,縫紉機也是這個價,而好些小巧、能用電的只要兩三百。
至於一響——收音機這玩意,林佳根本不認識這年代的,只粗略看了一眼,價格在一到兩百之間,比較便宜。
奇缺的布料在上面特別便宜,尤其是這個時代喜歡的的確良、滌卡等布料更是便宜,羊絨布和燈芯絨則兩邊都不便宜,而這裡最不受歡迎的土布價格還高一些。
現代的毛線超級便宜,織一件衣服用不了多少錢,而在原主的記憶裡,買毛線不僅要票,而且得十幾二十塊一斤,毛線衣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一件純羊絨毛線衣,簡直就是身份的象徵。
當然了,小淘淘上的物價和現實裡的物價肯定是不一樣的,至少都差的十倍,最多的可能都有上百倍,如果有心的話,光是幹倒買倒賣都能掙不少錢。
把一些可能會用到的東西粗略看了一遍,已經是好久以後了。林佳對以後的生活也有了一些認知,不過還是要遵循一個原則——小心小心再小心,凡事三思而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