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從那疊錢裡抽出三塊錢還給李月娥。
李月娥皺眉:“少了。”
“不少了。”舒曼搖頭:“若是您覺得多,就剪一塊給秀秀姐吧,就當是給小孩子的。”
“這……”李月娥為難地去看張大娘。
張大娘點頭:“舒曼不是外人。”
李月娥這才把錢收了起,又答應明天帶舒曼去趕集。
舒曼也邀請了杜鵑。
轉天,三個人就趕了個大早出門。
李月娥來叫的時候,就聽到門後面有什麼挪動的聲音,半天後舒曼提著挎包走了出來,杜鵑跟在後面,昨晚她睡在這裡。
兩個人睡覺前,把新打的櫃子堵在了門口。
大集就在隔壁的土家坡生産隊,她們就直接走了小路過去。
舒曼這次出門在挎包裡放了不少的錢,可到了地方後,頓時就失望了。
所謂的集市不過是前後五十多米長的地方,人是不少,可東西就十分有限了,就是賣雞蛋的都能看到七八個攤位了。
“你別覺得東西少,你要想想這裡能拿出來的東西,都是不要票的。”要票的都在供銷社,當然不要票的供銷社也有,就是價格更貴。李月娥小聲說道:“就是賣這些,才沒有人說什麼。”不然一個投機倒把的罪名下來,誰受得了。
就是這個市場,大家買東西也不叫買,只說是“換”,不過是有些人為了便利,用錢換而已。
舒曼聽明白了。
她對這個時代還是瞭解太少了,很多東西都只是聽過而已,並不能太深刻,而原主又被保護地太好,根本不曾接觸過這些。
相對於完全被禁止的城鎮,農村裡的氣氛還算寬松。按照李月娥的說法,有時候還能看到陌生人過來,那些都是城裡人。只不過比起農村人,城裡人出手更大方一些,大家才什麼都不說。
“杜鵑姐,你要換什麼東西?”舒曼學以致用。
“我想要點雞蛋。”像鎮裡都要雞蛋票的,杜鵑如今也是安家費在手,袋裡有錢心不慌,剛才李月娥給舒曼介紹的時候,她已經觀察起周圍了。
“那我也來點雞蛋。”冬天小雞仔養不住,舒曼打算開春後養雞,但冬天這幾個月總不能就吃張秀秀送來的那十來個紅雞蛋,都是熟了不說,也是不夠的。好在雞蛋這玩意也能當錢使。
兩個人同李月娥說了一聲,鑽進人群中。
杜鵑買了二十個雞蛋,韓春梅走後,她就更不可能搬走了,只是和白玉英住在一起太打擊人了。其他東西吃不起,雞蛋狠狠心還是可以的。她倒是想吃肉,但想想都知道不容易。
舒曼見狀也買了二十個雞蛋,兩斤差不多花了一塊四。後來在一個攤子上看到有南瓜,高興地不行,可一看人家那重量,就猶豫了。
那人見狀問舒曼住在那裡,得知不遠,就說:“你要是買的多,回頭我讓人給你送去,他正好也是紅旗村的,今個兒也要回去。”
舒曼糾結了一會兒,終究捨不得南瓜,連連感謝,不然就她們三個女的實在是帶不回去,得知對方人不少,還有好幾個,杜鵑也買了一個南瓜,總共就是四隻南瓜了。
買完南瓜,舒曼就想回去了。其實集市上還有一些粗糧賣,可問題是這些她在糧站是有口糧的,買的還能比這裡便宜些,就沒有繼續逛下去的念頭。其他什麼碗筷這些,得糧叔的小舅子全部包圓打磨光滑地放在櫥櫃裡了。
一直到舒曼找了李月娥過來,留在原地的杜鵑終於不用保持那尷尬而又不失禮貌的微笑了。站在她面前的不是別人,正是趙成幾個人。
原來那天張學亮過來的動靜被跟著村裡二流子瞎逛的石二寶看到,他跑回知青點和趙成一說,幾個人就躲了起來暗中觀察,後來看到顧長城這些人來了,當下臉都白了,知道這事鬧太大了,幾個人一商議就躲了出去。
可偏偏大家都是知青,鎮裡不用想了,路程太遠,黑漆漆的也不敢走,再說要是半路碰到呢,那不更尷尬。於是幾個人把目光對向了土家坡生産隊,郭世寶三個人暫時借住進知青點,趙成卻單獨住進了女方家裡。
這一住,問題也就出來了。轉天,土家坡生産隊的隊長就找過來,於是趙成同女方的婚事就這麼定下來。
趙成今天回去紅旗村是開介紹信的,至於郭世寶幾個人當時走地急,誰的糧食都不是大風刮過來的,住個兩三天已經是極限了。
女方家姓塗,是土家坡的大姓,和趙成定親的叫塗小月。
塗小月的娘叫趙成的時候,當時和趙成說的是紅旗村的人。趙成以為是普通的社員,心裡還是願意的,想著正好借機探問一下紅旗村的事情。
哪想到碰上舒曼三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