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麼說,往後都在村子裡住著,能多碰上幾個會說普通話的當地人實在是太好了。她來之前可沒少聽人說起知青的經歷,運氣不好的,全村上上下下沒一個會說普通話,交流全靠連猜帶蒙的,若是全村聯合起來蒙騙你一個人,到死都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可這紅旗村,至少到現在為止都挺讓人滿意的。
不與那些去兵團的人比,其他富裕的生産隊,也早被那些家裡有點門路的搶佔走,但就紅旗村這樣的,也算是個不錯的去處了。
也就是路難走偏僻一些,從縣城出發,到回到這裡,差不多就用了兩個半小時,這還是路況天氣還不錯的前提下。
若是隻靠雙腳走過去,用時更長一些。
所以在縣城的時候,絕大部分人一聽紅旗村在山溝裡,都是不樂意過來的。
“大閨女快下車吧,還有你們幾個都往屋裡暖暖身子。”張大娘一張臉笑呵呵地,目光先後越過杜鵑三個人,尤其在舒曼臉上多停留了一會兒後,立刻招呼幾個人往屋裡去。“東北這地,天氣冷,都是燒炕的。也不知道你們過來是個什麼成算,這幾日就先在我這住下,等商量好了再看看搬去哪裡住,不過男同志就不行了。”
張光明幾個就看向張隊長。
張隊長掏出別在腰間的老煙袋,敲了敲喜子要去搬籮筐的手,說道:“先進屋吃了飯再說。”又問喜子:“你爹孃呢?”
“家裡呢,不用他們,爺,我力氣大著呢。”喜子看起來躍躍欲試的。
“不用麻煩喜子了。我們幾個來就成了。大爺,大娘,你們先往屋裡去。”剩下一個一直沒有說話的男知青朝張光明和曹斌打了個眼色,三個人手忙腳亂地把車板上的東西卸下來。
舒曼一聲不吭地過去幫忙。
原主是嬌貴一些,但力氣的話,應該是比半大小子看起來就七八歲的喜子大一些。她可沒好意思幹站著不做事。
見她動了,杜鵑和韓春梅也上前幫忙。
王老根等他們卸好,同張隊長招呼一聲,趕著馬車往牲畜棚子裡去了。牲畜和人一樣都是要吃飯的,可不能餓到生産隊這幾只寶貝疙瘩。
張隊長那邊,自然也是會等著王老根。
幾個人先是幫著抬了東西去堂屋裡。
舒曼一手拎著一個木箱子,一手提著一個大布包,肩膀上還揹著一個,再看其他人差不多都是一樣的架勢。
大冬天的,家當再少,零零碎碎地一起,也是一堆的行禮。
那兩只籮筐最後被叫陳德生的知青一手一個地提了進屋,他來回走了三趟,才差不多把剩下的行禮都搬進去。
這麼一對比,曹斌和張光明就顯得弱了一些。
但再怎麼樣,也比三個女知青要厲害的。
舒曼行禮少,也幫著出去走了一趟,給杜鵑提了一隻包袱,有些沉,但還算輕松能順便打量起這家籬笆院子。
前面說過了,這是一處平房。
大夜晚的,舒曼看得不太分明,不知道是磚瓦房還是黃泥土抹灰的平房,但比剛才過來村裡幾處還是茅草房的人家來說好上太多了。
在紅旗村,類似這樣的平房還有好幾處。
可見不是那種貧困潦倒的村落,這讓舒曼又鬆了一口氣。
至少是個努力一點,應該能吃上飯的地方,吃飽飯就不要想了。
有些村子,可是一年幹到頭,錢沒有要倒欠生産隊不說,就是分下來的糧食也是沒多少的,全村上下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