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無理的爭鬥是沒有必要的,不過擁有了能阻止爭鬥的手段卻坐視不理,難道就是正確的嗎?”
這就是學園都市方面的回答。
換言之,學園都市是想這麼說。
“即使沒有迎合的必要,可既然有能力阻止這種蠢事,我們自然也是當仁不讓。”
所以,學園都市接戰了。
緊接著,全世界的國家也都被牽扯到了其中。
為了迎戰俄羅斯,學園都市不僅與英國同仇敵愾,還與中國和印度合作,組成了共同戰線。
另外,以俄羅斯為首的歐洲各國則是在聯邦制度的影響下,同樣抱作一團。
兩國之間的對立,造成的就是世界各國的完全陣營化。
結果,除了美國這個明顯打算坐收漁翁之利的警察大國以外,其餘的大國幾乎都互相對立了。
這也是為什麼一個戰端的出現會導致世界大戰的出現的原因。
現今的這個時代便是如此,國與國之間都有著或多或少的親疏與合作關系,為了各自的利益,勢必都得被牽扯到其中。
當然,戰爭現在才剛剛開始。
現階段,展開戰場的只有兩個地方。
一個是先前就因為歐洲隧道的爆破事件變得關系緊張,如今徹底的撕破臉皮的英國和法國。
兩國將以海洋為戰線,彼此展開交戰。
一個則是俄羅斯和學園都市。
作為直接宣戰與接戰的物件,這兩個國家的對壘是無可厚非的。
而事實上,戰爭早就已經在進行了。
幾乎是在宣戰以後沒有多久,俄羅斯就像是為了展現自身的武力一樣,迫不及待的向著學園都市發射了洲際導彈,打算將整個學園都市化為火海。
但是,學園都市的科技水平比外界領先了二、三十年,想在武器上奈何學園都市,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證據便是,俄羅斯發射的洲際導彈,幾乎全部都在大氣層外被攔截了下來,遭受到了自學園都市一方發射的飛彈的襲擊,集體在大氣層外被擊落。
以此作為序幕,俄羅斯與學園都市亦是開始彼此派出了軍隊。
於是,一時之間,在日本與俄羅斯的海洋航道上,貿易用的船隻幾乎不見了蹤影,剩下的全是軍艦跟戰艦。
戰鬥機與轟炸機不停的飛過半空,或直接相遇並交戰,或被派往了對方的國家。
方裡之前的設想是沒錯的。
如果在這樣的狀況下還搭乘著飛機大大咧咧的飛入俄羅斯的國境,那只有可能被一炮射下來而已。
只有直升機能夠有機可乘,進入俄羅斯的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