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幕僚抬了抬頭,語氣急切道:
“殿下!皇上登位後,誅殺肱骨忠臣,加重百姓賦稅,無端挑起和黎國的戰爭。”
“使得邊境百姓苦不堪言,已經惹得官憤民怨,若是長此下去,耀國危矣!”
“您是耀國的皇子,深受百姓愛戴,理所應當站出來,重整國家,挽救耀國百年基業啊!”
幕僚的這一番話可謂語重心長。但是,四皇子仍舊不為所動。
“父皇在位,我作為兒子,作為臣下,應當做的,是輔佐他,協助他,而不是謀權篡位,這並非良臣所為。”
“況且,現在耀國正與黎國交戰,耀國本就面臨外患,我怎能在這個時候發動內亂呢?”
“一旦奪位,必然引起兵亂,受苦的還是百姓。”
“耀國邊境因為常年戰亂,動蕩不安,已有許多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我又怎麼能令更多的百姓過擔驚受怕,顛沛流離的日子?”
說到這裡,四皇子輕嘆了一口氣。
又道:“最重要的是,我是父皇的兒子,也是臣子,最不能的,就是以下犯上。”
“如此造反謀權,名不正言不順,如何服眾?”
幕僚道:“耀國是耀國上官皇室的,殿下既是皇室血脈,又怎麼是名不正言不順?”
幕僚心裡猜測,四皇子為人仁厚,為黎民百姓,為君臣之禮,都是不會願意造反的。
所謂的無以服眾,都是藉口。
對於四皇子的思想,幕僚很不能理解。
如果說今上是個體恤民情,優待臣子的明君,他也不會勸四皇子走上造反這一步。
但是,皇帝殘暴,這短短幾個月,不到半年的時間,耀國在他的治理之下,朝堂忠臣慘死,百姓民不聊生。
再繼續下去,官員和百姓總有一天會被逼得造反,到了那一步,耀國就真的完了。
“父皇雖然治國手段過於狠辣了一些,但到底還是為了這個國家好。”
“我相信,只要有人從旁勸諫,假以時日,會有所改善,耀國在父皇的治理下,會越來越繁榮昌盛。”
“殿下!”幕僚急的臉都漲紅了,還欲繼續勸說。
被四皇子截住話頭:“好了趙先生,我意已決,不必再多說。”
“你……殿下怎能如此迂腐!”幕僚氣得說不出話,最後索性一甩衣袖,憤然離去。
四皇子平靜地看著幕僚離去,又悠悠然拿起案頭的茶杯。
不緊不慢地呷了一口茶,方淡淡然道:“兩位朋友既然來了,何不現身一見?”
南宮禦燁和沈阿汣相視一眼,躍下屋頂,從書房正門進入。
從兩人一開始到了書房屋頂上,四皇子便發現了。
只不過方才趙先生在,怕驚擾了他,因此假裝不知道而已。
當然,四皇子之所以能如此輕易發現兩人的到來,也是因為沈阿汣和南宮禦燁有意發出了動靜。
四皇子泰然自若地坐在書案前,看著沈阿汣和南宮禦燁兩人,嘴角掛著微微的笑。
南宮禦燁和沈阿汣打量著四皇子,四皇子也端詳著他們,毫不掩飾。
四皇子是一個長相十分俊美的少年郎,約莫十八九歲,一派英氣,頗有王者風範。
四皇子見進來的兩人,雖然衣著打扮像足了尋常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