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那樣,我寧肯不做將軍得好。”
南宮禦燁愉悅地低低笑了一聲,對著沈阿汣紅紅的唇壓了過去。
“你說得對,還是現在這般好。”
唇齒撕咬間,衣衫褪盡,一室旖旎,風光無限。
來到煌州城已有將近十天,總共經歷了兩場戰役。
兩場都是黎國慘敗,耀國完勝,這令耀國軍隊士氣大振,在吳元帥的影響下,將士們漸漸得意忘形。
第三場戰役中,黎國忽然崛起。
由沈阿汣帶兵抗敵,司徒麟作副將,帶領三萬將士,與耀國四萬軍隊交鋒,將其打得落花流水。
士兵們紛紛棄甲奔逃。
黎國軍隊傷亡極少,而耀國的四萬將士則幾乎全部喪命。吳元帥氣的差點當場暈厥。
他怎麼都不相信,耀國居然會慘敗,還是敗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新將軍手上,他很不服氣。
於是第二天,急急忙忙又派出了五萬將士攻打煌州城,不料在半路掉進了敵軍的陷阱,又幾乎全軍覆沒。
短短兩天,加起來損失了將近九萬兵馬,這在吳元帥帶兵打仗以來,還是頭一遭。
吳元帥受不得打擊,吐血病了。
與此同時,軍中計程車氣也很低落。
與之相反的是,黎國軍隊士氣大漲,胸中燃起了希望。
兩天的戰役,都是由沈阿汣帶領和指揮的,因此她的功勞最大。
沈阿汣在將士們心目中的威望提高了很多。
耀國元氣大傷,吳元帥又病了,短時間內不會再出兵。
這段期間,是著手對付耀國皇帝的大好時機。
南宮禦燁早已經命令暗衛前往耀國,將耀國的情況調查得一清二楚。
閑下來之後,沈阿汣和南宮禦燁商討關於如何對付耀國的事情。
看了暗衛調查到的結果,沈阿汣和南宮禦燁一致認為,應該從耀國四皇子處入手。
耀國的四皇子,乃是耀國皇帝的兒子,聰慧過人,很有遠見卓識。
為人穩重,心性醇厚,很受百姓擁戴。因此在耀國很有名氣,是百姓心目中下一任帝王的人選。
甚至還有人在背後說四皇子將來一代明君等等類似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