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點了,他們都是吃過的,但林氏心情好,所以故意配合婁伊璟說沒吃過,李氏倒是不聲不響。
婁伊璟給他們兩夾了菜,一邊吃一邊聊,蘇佔這純屬作陪。
婁伊璟說,“我知道你們為何高興,又為何不高興。說到底還是因為京兆伊的事,大嬸是怪我為何不選婁陽而選婁照林。
其實,婁陽的確是顆苗子,但無奈延續了我們婁家的老毛病,一蹶不振。自打官場失力之後就一蹶不振。京兆伊是個什麼官,我想大嬸你比任何人都清楚。
雖然只是個小小的縣令,但京城的縣令可不比外面的縣令,遇到的所有事所有人都可能是非富即貴的。像婁陽這樣隨時都會受人唆擺,很容易一步走錯步步錯。上次是幸運,因為江山易主,這次呢,又該如何?
但是婁陽的本事我都是看在眼裡的,如果他這次能韜光養晦洗盡鉛華,他日有更好的飛黃騰達的機會,我自然第一個想到婁陽,畢竟他是我們婁家人。你也知道,蘇家已經沒人了,蘇佔在官場上要想站穩腳跟只能發展我們婁家的勢力。而我婁伊璟就只有兩個堂哥,不想到你們還能想到誰?”
“你說的可是真的?”李氏問。
婁伊璟點頭,李氏這才稍稍平息了鬱結。
婁伊璟又繼續往下說,“此番二堂哥入朝的確是用了寫非常手段,當中可能牽扯欺君之罪。所以這個時候大嬸和二嬸就不要再有任何爭吵了。要是婁照林真的成了京兆伊,府上自然會有住所,到時候二叔和二嬸就住到京兆伊府上去,大叔大嬸就留在這裡,沒什麼事你們兩家就不要走動了,有什麼時候就找我。”
二嬸林氏此時眉開眼笑,自然是說什麼都成,“成,我聽你的!”
大嬸李氏想來不樂意表達情緒,所以究竟成不成願不願意,也不表露出來,但婁伊璟想來她不樂意也不成了,一旦婁照林真的成了京兆伊,婁陽就是師爺。
事情成了定局,她不答應也不成,所以,既然李氏不願意將不高興的事說出來,婁伊璟也不問了,畢竟調和某個人實在太累了,她不說就算了。
沒幾天,皇帝召見了婁照林,關於面聖要談的話和注意事項,婁伊璟讓蘇佔都教給了婁照林,只要他能夠沉穩應對,實事求是,想來皇帝不會發現異常的。
果然一切順利,皇帝聶勝本來就是武將,對文這方便不太深究,也不考他的文采,既然謝光已經考過就這麼招吧。反而更多的是問為官之道。
關於為官之道婁照林也知道的不多,再加上蘇佔特意不教,蘇佔說這方便隨他說,說的太規範反倒是讓人覺得他有城府,一定之前做過官或者受人指點,這樣什麼都不知道,憑著感覺說,才更顯得真實。
果不其然,婁照林的話得到了皇帝認可。皇帝聶勝說他雖然不是最聰明最有才華的卻是最誠實的,是個可信賴的人才,於是當即就頒發了聖旨提為京兆伊。
只是在名字上,婁照林改為林照林,這是婁伊璟讓他對外宣稱的名字。
婁照林捧著這卷聖旨出來時,還略有些良心不安,因為皇帝誇他最誠實,他卻在一開始就說了謊,所以心裡堵得慌。
以至於家裡人給他慶祝也沒什麼心情,婁伊璟不敢直接露面,只是暗中派人送了些賀禮。
這下好了,京兆伊是自己的人,這樣人名冊就不會有意外,婁伊璟也可高枕無憂了。
婁照林在任京兆伊頭一天,幹的頭一件事,就是命人暗中尋找張氏和兩個女兒的下落。衙門本來就人手不多,他全都派了出去。
結果沒幾天,京城發生了命案,他無人可派,想拉著婁陽一起將屍體抬回來,結果遭到了婁陽的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