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原本就有察覺黃家要造反,這會見黃裴又突然失蹤,想來是躲在暗中坐鎮指揮,所以更加擔心。
索性傳禁衛軍統領蕭將軍前來,要求巧立名目將黃家一門全圍了。
但蕭將軍卻臨時叛變,“皇上,微臣有負皇恩。”
皇帝傻眼,立時站在龍椅前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蕭將軍,你這是什麼意思?你要違抗聖旨?還是要把朕殺了為他們黃家開路?”
蕭將軍低頭,咬唇,聲音饒有幾分顫抖,“不,微臣不敢。微臣只是覺得黃家或許並沒有反心,皇上三思。這等忠臣良將要是沒了,我大昭國就失去了一個左膀右臂。”
皇帝氣的直瞪眼,連喘三口出氣,抬腳狠狠踹了那桌子,桌子倒下,從臺階上摔了下來,禦書房裡發出轟隆響聲。
外面小太監聞聲抖了抖,眼神轉的靈敏。
片刻,蕭將軍被皇帝趕了出來,小太監就自己走了進去,小心翼翼的將桌子扶起,又將地上的筆墨紙硯收拾好。
皇帝看見這小太監,才稍稍消了怒火,“尤甚,你覺得,以現在的形式,朕該如何是好?”
“皇上”小太監抬了抬眸小心翼翼的說道,“依奴才之見,此時應該求和。陛下如今的情景,說句不好聽的已然是孤立無援了。如此,要想保住帝位也只能委曲求全,常言道大丈夫能屈能伸,陛下主動求和,黃家一旦答應了,您還是皇上,日後有的是扳倒黃家的機會。”
皇帝皺眉,對於這種委曲求全主動求和的說辭,他的確是不喜歡聽,但此時此刻也容不得拒絕了。
只是,黃家形式大好,他們會答應求和嗎?
皇帝有些猶豫。
小太監看出了他的猶豫,便小聲分析道,“如今這局面,看起來對陛下不利,其實對黃家一樣也是不利的。封國大軍壓境,聶將軍又驍勇善戰忠於朝廷。這時候黃家叛變,根本得不到好處。
不論對封國的仗是贏是輸。贏了,聶將軍自然會帶兵反朝,到時候黃家也就到盡頭了。要是輸了,封國的兵馬就大舉壓境,黃家還是沒好日子過。
由此,奴才以為,皇上主動求和,說不定黃家有人也樂意求和,只要有一個人願意,黃家就不能成事。”
皇帝想了想,覺得有理,便太監尤甚送了道聖旨。
聖旨的大概意思就是,皇上已經派人查到黃裴是被陷害的,他沒有殺人,那個人的死因是另有緣由。
這道聖旨一下,黃家人立刻明白過來,皇上這是在求和。
一些黃家人又開始動搖了,如果皇上求和,他們順應,至少還是忠君之臣,不用被後世唾罵。
如果這時候繼續造反,倒是能一舉成功,但封國大軍壓境,他們就算成功了,沒有自己的兵馬,也是受制於人的傀儡。
這邊,婁伊璟的自帶兵馬,聶將軍又手握重兵,黃家沒有兵馬,所以舉事不行,太過草率。
黃家人坐在一起商議一番。
黃老夫人自然也是這麼想的,可是她的兒子此刻就在婁伊璟手上,若是不照做,她能放過他嗎?
黃老夫人緊抿著唇,繃著臉,眼神略有些空洞。
婁伊璟也基本猜出他們各自的心思,以及黃老夫人的心思。
到這裡,她的計劃開始改變,不再強求黃家造反了,因為她的主要目的不在於此。
還記得很多年前跟蘇佔下的一盤棋嗎?挺馬走卒,當時她就說過,走卒只是掩人耳目,目的還是挺馬,挺馬為了將軍。
簡單的說,她製造了這一幕幕,嫁禍朱家,煽動黃家,借邢師爺名煽動各大臣,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想鬧出點事,然後讓蘇佔有機會戴罪立功,並趁機步入仕途,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