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介紹一個把做師傅認識官居正三品的工部尚書。
聽起來像是個笑話。
林鈺提筆打斷他道:“沒有好處你會幫他?”
崔澤臉一紅,拍了拍桌子道:“五十兩銀子,一人一半!怎麼樣?”
林鈺一怔,“什麼時候蘇師傅的身價這麼高了?才見一面就開價五十兩?”
崔澤露出一種你怎麼才知道的神情,斜了她一眼道:“多少織錦染色莊子挖他,你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啊?不過是聽說他跟你簽了賣身契,那些人才作罷了。現在工部這裡可不是織錦,你總會放人吧?”
林鈺白了他一眼。
說得好像自己是青樓老鴇似的。
“那你說說,工部找他做什麼?”
崔澤嘿嘿笑了,似乎那些銀子已經唾手可得。
“工部自去年領命黃河疏通防災之事,遇到了不少麻煩。後來扒拉出前朝的緩通錐,說是安置在大船上,在容易決口的地方劃拉幾遍,便可以降低些河床。不過那東西如今壞掉了,因為是前朝的,無人可修。所以”崔澤攤了攤手。
本朝工部下設四個分部,分別是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其中水部掌天下虞衡、山澤之事。疏通河道使百姓免於災難,的確是他們的職責。
蘇方回沒有應聲,輕輕摩挲著手上的茶杯。
魏青崖略一思索道:“我記得《治河策》有言,‘防止水患,上策是人工改道,中策是寬緩分流,下策是加高增厚堤防。’這尚書大人也是有趣,倒想出了降低河床的辦法。”
崔澤擺了擺手道:“不是他想的,是前朝大司空官員想的,他只是拿來用罷了。”
魏青崖又道:“這種事情,工部會提供酬勞的吧。”
“當然,”崔澤笑眯眯的看向蘇方回,“怎麼樣,走吧?”
蘇方回一笑,“我在等我們東家點頭呢。”
崔澤站起來眼一翻,瞧著林鈺差不多寫好了文書,一巴掌拍在她面前的幾案上,問道:“聽見了沒?快點頭同意。”
“好呀,”林鈺一笑,“酬勞裡要有我一份。”
“就知道你是個不吃虧的!”崔澤恨恨道,看蘇方回仍然在猶豫,忍不住靠近他道:“跟你透漏個訊息,如果你答應了,這次你去汴州,便有幸接觸當朝權貴。以後記上一件大功,朝廷便不會想什麼出身問題,破例提拔你,也是有可能的。”
蘇方回罪臣之後,三代之內不能供職於朝廷,現在已經不是秘密。
“要去汴州啊?”林鈺慢悠悠地問。
“當然!長安附近的河堤又不需要清淤。汴州那邊,雨水多的時候總少不了被淹一次。”崔澤侃侃而談,倒不像個不務正業的紈絝子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