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面對這樣尷尬的問題,許父反問:“怎麼?你有合適的人介紹?”
蘇誠道:“你和伯母離婚後,兩人再婚似乎就解決了你們的問題。”
許父:“小蘇,你說這話題是不是不太合適?”
蘇誠拉袖子,準備幹架,道:“伯父,為了我女朋友開心,我必須得和你幹,雖然我支援你,但是我如果不拿出點誠意出來,我女朋友回頭找我算賬,我又打不過她,吃虧還是我。既然伯父你很討厭我做你女婿,不如再討厭一點?”
許父反倒笑了:“果然油嘴滑舌,圓滑的人說好聽點就是中庸,幾百年來,儒家一直教導我們中庸之道。”
蘇誠疑惑:“伯父,我記得是孔子說的,孔子老人家應該過一千歲了吧?”
許父道:“孔子說的中庸並不是這個意思,中庸一書有三個觀點,第一個觀點,人生不偏離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立場,換現在來說人要有獨立思考精神。第二個觀點,人要平和,不大怒大喜。第三個觀點,庸同用,要做一個有技能,有用的人。可惜啊,漢武帝一改,朱熹二改了原意,這也是為了統治階級的需要,愚化百姓。如果你真的瞭解孔子,你會發現他的三觀不是你平時聽見的那些。克己複禮,以德報怨等都被後人因為統治需要而篡改。最嚴重一點,孔子贊同忠孝,但是反對愚忠,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對統治者是先有要求的,而後才對官員有要求。同樣官員對百姓也是這樣。可惜朱熹的三綱五常迂腐之論嫁禍一位聖賢。最可惜是,後人不去理解孔子,而是因為自己需要去理解孔子,拿著孔子之名,開著學校。”
納尼,自己被帶話題了,不過這些聽起來聽有意思的。
蘇誠道:“對古人我瞭解不多,我的三觀還是偏向萬惡的資本主義那一套,加上自以為是的邏輯學。伯父,不如我來算一算。”
“算什麼?”
“離婚,你呢內心牽掛伯母,鬱悶,無奈,內心一股氣頂著。伯母自然是受到更大傷害,感覺一輩子都欠你的,欠的太多,還都還不清,最怕人情債,如果伯母狼心狗肺反倒生活能過的自在,金錢在手,要你這個糟……嗯……許璇,對她打擊無疑是最大,她會懷疑愛情,懷疑婚姻。這些是離婚的負面影響。”
蘇誠看許父冷冰冰的臉,硬著頭皮道:“好處也有,伯父你自由了,想不回家可以,無牽無掛,孑然一生,另外,出了口惡氣,最厲害的是,你抓住了伯母的弱點,讓伯母一生一世生活在愧疚之中,軟刀子殺人才痛快。”
許父大怒,手上紫砂壺在玻璃茶幾上一拍,茶壺裂成三塊,手指蘇誠:“你太放肆了。”
蘇誠問:“伯父,我哪句說的不是實話?”
許父道:“我從來沒有想過要懲罰誰。”
蘇誠道:“可是事實上你確實做到了。”
廚房兩人在偷聽,許母在許璇耳邊道:“他還真拼。”
許璇:“媽,人家在挺你。”
“哦。”許母不知道說什麼,唯獨是蘇誠說的最後一句讓許母很有共鳴。從結婚開始,許母就認為欠著許父,許父犧牲很大。後來許母出軌,內心更加的愧疚。這種壓力感從結婚開始到現在一直沒有消失,許母出軌也是因為痛恨這種感覺,想要抗爭,但是沒有勇氣和許父去抗爭……
蘇誠道:“孔子說,中庸之平和,伯父不要發火。”
許父問:“小蘇,你的意思是我和璇子母親和好?”
蘇誠道:“不,你得向她道歉。”
“……”許父沒將茶幾掀了。
蘇誠道:“如果兩個人打架,一個人臉被打了,一個人腳被打了,被抓到派出所,你們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