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歌手心目中的荼蘼又是什麼樣的呢?
所以。地球上上華語樂壇的詞神林夕就很好的描述了荼蘼花開的故事,並把這個故事交由同樣一個位列神壇的頂級歌手王菲來演唱,才最終形成了這首可謂是唱盡眾生的神來之作開到荼蘼!
王菲版的《開到荼蘼》是一個經典,歌詞中百無聊賴、心如死灰的嘲弄,配上王菲那遊魂般飄移不定的聲線,簡直就是天作之合。給人帶來一種此音只因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的感覺。
而對於詞作者林夕來說,合則為夢。拆為林夕。就像他取這個名字的初衷一樣,這麼多年來林夕一直用自己的詞在建一個愛情的夢幻國度。於是唱他詞的人有了感動,聽他詞的人有了淚光。有人盛贊他是這世上已罕有的詩人,其實他只是一個擁有大才華的追夢人而已。
樸實也好瑰麗也罷,林夕的詞向來是要求完美的,總要觸動聽者內心最深處的柔軟地方。那些詞被各種不同質地的聲音描繪著,卻總能勾起各種同樣脆弱的感情。尋一個黑的夜裡試著去安靜的感味那些詞,你會發現在白日光線下冷靜的心,漸漸的,波瀾暗起。
但是殊不知,就這樣一個地球華語樂壇裡程碑式的大詞人,林夕本人最滿意的一首歌的歌詞卻就是這首《開到荼蘼》。
也許會有人覺得排第一位的這首歌詞不過爾爾。然而誰都無法忽視林夕的詞和王菲的音結合後所産生的美麗。詞並非越華麗越唯美就越好。關鍵是能否直指人心,道出你一直想要表達卻無從訴說的那種感情。林夕的詞其實並沒有可供尋覓的邏輯,每一句都好像是遊蕩著的隨想。而只有王菲,擁有能把這種完全自我的隨想雕飾成理所當然的獨特氣質和聲音。所以說,林夕的成功,王菲的傳奇,都密不可分。
當然在王菲之後,林宥嘉、蕭敬騰等著名歌手也分別出色的詮釋了這首《開到荼蘼》,同時這首歌更是讓陳翔、華晨宇等新生代實力歌手名聲鵲起,或者說因為陳翔、華晨宇出色的發揮和不俗的影響力,讓《開到荼蘼》這首歌終於在十幾個春秋後終於在樂壇上大放光彩,並被李悠揚熟記和喜歡。
當然,《開到荼蘼》這首歌最終因陳翔、華晨宇才名聲大作,並不意味著身為天後巨星外加原唱的王菲的版本唱的就不好,相反,在李悠揚的心目中,也只有王菲的這一版本才最經典,沒有之一。
之所以王菲當初唱了這首歌之後,卻沒有十一年後這麼紅,一方面原因是地球上那會兒滿大街唱的還是王天後的《容易受傷的女人》、《紅豆》乃至《相約九八》,畢竟王菲首發這首《開到荼蘼》的時候,是在1999年,而那時《相約九八》的熱潮並沒有過去,自己就把自己給比了下來。
另一方面,還是因為1999年,對於1999年的華語,這樣一種編曲,這樣一種唱腔或許是提前了一點,超越了太多,不是主流的東西,作為普通歌迷來說自是少人問津,所以這首歌在地球上時隔十幾年,被陳翔、華晨宇這兩個年輕人翻出來回爐,徹底唱紅了也不是什麼稀罕事。
但是,對於李悠揚來說,他最喜歡的還是王菲的版本,不愧是原唱者,她對這首歌的理解和詮釋完全不是其他人所能比擬的,所以,在決定唱這首歌之前,他還是決定參照王菲的版本。
只是參照歸參照,卻不能開啟腦中u盤中的影片,把王菲的原聲一股腦的也照搬出來,那樣的話,想想都是一個災難,甚至在所有人眼中自己都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妖孽。
而這,絕對不是李悠揚所希望的,所以,最終李悠揚決定還是參照王菲的版本,卻用自己的本嗓去改良去演唱這首歌。
只是在唱完之後,看著臺下兩極分化的觀眾,李悠揚卻一下子想明白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自己當初按照劉德華的嗓音唱《今天》,用張學友的嗓音唱《相思風雨中》,乃至用陳奕迅那種經典的邪腔兒唱《浮誇》時,臺下的觀眾為何都聽不出這三種不同的嗓音怎麼可能是從一個歌手口中發出的?
如今想來,不是他們聽不出來,而是不經意間,自己唱每一首歌的時候,其實都在不經意間用自己最舒服的演唱方式去改良了這些歌的唱法,或者說舉一個不是十分恰當的例子,就是在地球上看小沈陽模仿其他歌星的聲音時,雖然乍一聽很像,但要是仔細去聽,其實他模仿的每一首歌,其實還是滿滿的都是小沈陽自己的聲音。
如今看來,自己也是像小沈陽一般在模仿其他歌手唱歌,唯一不同的是,小沈陽是為了演出效果故意去模仿,而自己呢,恐怕就高階了許多。甚至是完全的不經意,也可謂是天衣無縫的對接,再說白一點,就像每個去ktv裡練歌的人,都想讓自己唱的和原唱的感覺一般,都會去不經意的模仿劉德華、張學友,甚至更多人的聲音。
只是自己更厲害,就是開著腦中的原唱影片,只要不是女歌手的歌兒,也會不經意間加入獨屬於李悠揚本身的東西,這樣一中和,才讓臺下觀眾聽不出來這其實已經不是同一個人的聲音,而感到最多的卻是李悠揚的唱功實在太高深了,可以在任意唱腔中轉換自如!
而這樣的唱腔,恐怕今天過後,就會有一個新名詞了吧揚式唱腔!
只是當李悠揚想到這裡的時候,卻發現臺下的兩極分化更加嚴重了,而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兩極分化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