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在屋裡陪著眾人聊天,李明光則在旁邊伺候,端茶倒水,遞煙點火。
周鐵柱看到李明光這麼有眼力見,對著易中海說道:“老易,你這個徒弟收的可以,眼裡有活,只要肯幹,以後肯定差不了。”
“老周這話說的不錯,明光這孩子,看著憨厚,但是眼裡真有活,而且能吃苦,對於學技術也有一股子勁。
我才教他幾天,鉗工的工具和基本原理都差不多了,我都準備這兩天讓他上技術操作試試。
如果按照明光的這個勁頭,明天開春的考核,別的不好說,二級鉗工是沒問題的。
李長富和李長貴聽了,也是大喜,沒想到自己家的孩子還有這個天賦呢。
平時不愛說話,沒想到對於鉗工這麼有天賦。
周鐵柱也聽出來李明光是個有天賦的年輕人,感慨著,“這孩子歲數不大,估計過幾年又是一個八級鉗工,老易的技術也算是有著落了。”
李長富接過話茬說道:“周主任,老易這技術就是沒有明光也有著落。
最近老易在車間裡,可是義務的指點著全車間的技術,現在整個車間的技術水平可謂是直線上升。
我覺得等到明年開春考核的時候,我們車間裡肯定會有一大批的工人能夠考核過去。”
周鐵柱作為一個老革命,那思想高度可是不一般。
所以聽到這,對著易中海豎起大拇指,“老易,沒想到你覺悟這麼高,竟然義務幫助工友提升技術,這可是少見的啊!!
我知道的鉗工中,也就是你了,沒有掃敝自珍,願意奉獻。”
易中海笑著回道:“這也是中河勸我的,之前中河對我說,咱們國家肯定會發展的越來越快,開的工廠也會越來越多,需要的工人也會越來越多,不用想著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那一套。
只要有水平,哪個廠子不是搶著要,更何況大家都是在一起幹活了這麼多年的兄弟,他們水平能提高,我也高興。”
易中海的話讓眾人讚歎不已,於大勇也說道:“中河曾經也給我說過這樣的話,而且他也是這麼做的,無論是在我們肉聯廠教駕駛員,還是之前我們去紡織廠支援,他都是毫無保留的教這些人。”
李長貴才知道原來自己家兒子拜的師父以及易中河都是這樣的人。
在這個大家都藏著掖著的時候,有易中河這個把技術不當回事,隨便教的人真不多。
李長貴感嘆道:“原來不僅易師傅的覺悟高,中河的覺悟更高啊!!
不愧是在部隊幹了這麼多年的人,思想覺悟和一般人就是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