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翠蓮雖然嘴上說著難處理,還是麻溜的接過揹簍,去處理起來。
易中海對著易中河說道:“中河,這魚交給你嫂子就行了,你就別管了,等著吃就行了。
你坐下哥有點事想問問你。”
易中河直接坐下,給自己泡了一杯茶說道:“哥,什麼事,你直接說。”
“中河,是這樣的,我今天早上去了街道辦,果然不出所料,街道辦現在不僅沒有臨時工,而且還有好多在排隊的。
以賈張氏的條件根本就排不上,就是這個月的手工活也都發完了,想接也是下個月的事。
索性我就逗拒絕了,現在看來還得用你說的方法了。”
易中河回道:“哥,這個屬於正常,整個交道口多大啊,有多少貧困戶,又有多少是軍烈屬,哪有這麼多的工作留給賈張氏。
咱們只不過是抱著有棗沒棗的打一竿子的想法,有了最好,沒有也無所謂。
到時候直接讓賈張氏打掃院裡,工作咱們給她了,至於能不能幹好,或者能不能幹下去,這就不是咱們得問題了。
有個藉口能堵住賈家哭窮就行了。”
易中海點了點頭,他也是這個想法,現在他對賈家的態度,很尷尬,不幫忙,別人會說這做師傅的看著徒弟家這麼困難也不知道伸把手。
幫了,易中海心裡又不痛快,這賈家屬於無底洞,多少東西能填滿。
沒有易中河,易中海想讓賈東旭給他養老,幫也就幫了,現在不用賈東旭養老了,在這麼填,易中海也不樂意。
易中海說道:“中河,我把你昨天說的想法,說給街道辦的周幹事聽了,周幹事很感興趣,而且還想大力的推廣。
說是這個模式很好,能夠解決不少的貧困家庭的問題。
這個方法沒問題吧。”
“能有啥問題,只要有人監督,就沒問題,要是沒人看管,這個辦法也就沒有意義了。
條件好的,幫助條件差的,這個邏輯是沒問題的,只要不是白給就沒事。
鬥米恩,升米仇的道理,我想哥你還是明白的。
只有付出勞動,才行。”
不勞而獲容易滋生依賴的情緒,現在的賈家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