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個年代的工廠保衛科,那可真的是人才濟濟,可以說保衛科是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的!
甚至在這個槍械管理比較鬆散年代,保衛科不僅有手槍,衝鋒槍,而且甚至連炸彈以及迫擊炮,這些重型武器都有。
別說保衛工廠了,就是拉出去打仗都不怵,畢竟每個工廠裡都是有民兵存在,而且要經常進行軍事化訓練。
實彈射擊更是家常便飯,有的工廠民兵比較多的,還會進行攻防演練。
所以一個正規的廠裡有裝備室就再正常不過了,更別提肉聯廠還是知道國營的大廠了。
裝備室就在保衛科裡面,一排堅固封閉的屋子。
房子是用石頭直接搭建的,堅固程度毋庸置疑。
易中河兩人來到裝備室。
遞上工作證,說明來意,裡面保衛科的同志核實以後,從鐵皮箱子裡拿出兩把手槍。
現在部隊裝備的制式手槍是56式,並不會配給各個工廠。
肉聯廠當然是沒有的,不過解放戰爭時期,繳獲的大量毛瑟手槍,就配發給了地方。
所以易中河手裡拿著的也是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立下大功勞的毛瑟手槍。
毛瑟手槍在國內又稱為盒子炮或者駁殼槍,匣子槍。
易中河手裡的這一把就是配備20發彈夾的大肚匣子。
這種槍,這一世的易中河在朝鮮經常使用,接受易中河的記憶以後,使用這把槍完全沒有問題。
兩人拿上槍就回倉庫。
回倉庫的路上,趙錦州問道:“中河哥,你是軍人退伍,你的槍法怎麼樣。”
說道這個易中河還是比較有自信的,“錦州這麼說的,我手裡的這把大肚匣子,如果在路上碰到劫匪。
就憑這把槍,我有把握讓他們留下十來個人。”
趙錦州可不認為易中河在吹牛,能以汽車兵的身份,獲得三個三等功,兩個二等功的人,這可不是單純的駕駛技術好就能得到的。
最起碼易中河在朝鮮肯定是見過血的。
所以有了易中河壓陣,趙錦州一點都不擔心路上會出現什麼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