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河有空間,雖然不大,但是也夠用的,所以駕駛員的工作是最適合他的。
易中河開著車回到肉聯廠,把回執交了,又找到周主任,讓他安排去紅星公社的肉。
周主任問道:“中河,你怎麼沒在紡織廠蹭飯,他們不是最喜歡去紡織廠送貨的嗎?”
易中河笑著回道:“他們是去送貨的嗎,他們是去看姑娘的好吧。
沒吃過虧,上過當,哪天被人算計就老實了。”
周主任回到:“行,你小子看的透徹,不用我點你了。
去食堂吃飯吧,回來就可以出車了。”
易中河帶著趙錦州拿了飯盒去了食堂吃飯。
肉聯廠別的不說,就單單論伙食而言,可能是所有廠裡最好的。
不僅是三個大的二合面饅頭,菜裡還有油水,而且肉聯廠殺豬剃下來的骨頭也被熬成骨頭湯,還不要錢。
這伙食找誰說理去。
一頓飯三個饅頭,他也只吃了一個半就飽了。
這個時候的伙食,雖然趕不上後世的精緻,也沒有後世的肉多,但是絕對沒有後世的那些科技與狠活。
易中河來這個時代好幾天,也慢慢的適應了這個時候的伙食。
吃完飯,易中河和趙錦州來到了倉庫,拿上單子就準備出發。
紅星公社距離肉聯廠有著將近五十公里的路程,在後世無所謂,但是在現在就是偏遠的地區。
一路上也沒有什麼人,易中河問趙錦州,“這路上怎麼沒有什麼人啊,現在不應該是農閒的時候嗎,我怎麼看地裡還有莊稼呢?”
趙錦州經常下鄉,所以知道是為什麼,於是回道:“中河哥,你有所不知,現在這個時間,大家應該都在集體食堂吃飯。
現在各家各戶都不讓自己開過,吃飯都要到集體食堂去。
你是不知道啊,他們那伙食比咱們肉聯廠都硬,白麵饅頭隨意造,隔三差五的還有肉吃。”
易中河才明白,他對於歷史有些瞭解,但是也僅侷限於歷史書上的。
但是具體的情況他也不是很瞭解,透過趙錦州解釋,他才想起來,現在是大食堂的年代。
怪不得車子從一些村子穿過,都看不到幾個人。
現在正是中午,所以大傢伙都去大食堂吃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