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大勇看著二人的表情就知道他們在想什麼。
於是說道:“你倆也彆著急,中河既然願意教抗日,也同樣不會吝嗇教你們,過來給中河打個招呼,認識認識。”
王三柱和趙錦州走到易中河面前說道:“易師傅,你好,我叫王三柱。”
另一個說道:“易師傅,你好,我叫趙錦州。”
易中河笑著回應:“你們好,以後咱們就是一個隊裡的同志了,以後咱們相互學習,互相進步。”
於大勇對著陳抗日說道:“你去看看今天要送哪幾個廠子的,安排一下路程,今天你就跟著中河,讓中河知道咱們工作流程是什麼樣。”
陳抗日高興的說道:“是,保證完成任務。”
很快陳抗日就從辦公室把今天要送的單子給取了回來。
於大勇接過來說道:“今天要送五家工廠,中河你和抗日送兩家,一個是軋鋼廠的,一個是機械廠的。
我帶著錦州送兩家,至於剩下的一家,離得比較近,三柱,你跑一趟。”
幾人拿著各自的單子,就開車朝倉庫駛去裝貨。
易中河開的這輛卡車載重是一點五噸,不過這個時候了沒有人管你是不是超重。
所以現在的卡車多少都有點毛病,主要還是因為超重導致的。
一點五噸的載重,最後直接裝了三噸多的貨物,都踏馬超一倍了。
拿好單子的陳抗日對著易中河說道:“易師傅,咱們走吧,已經裝好了。”
易中河不解的問道:“抗日,我怎麼記得這輛車的載重是一點五噸,我看咱們裝的得有三噸多吧。”
陳抗日回道:“易師傅,這輛車的載重是多少,我真不知道,但是今天咱們給軋鋼廠送的貨,可是七千斤。”
作為後世的大車司機,吃驚的問道:“抗日,咱們這超載都快一倍多了,沒人管嗎。”
陳抗日疑惑的說道:“誰管,現在是能裝多少裝多少,只要能裝的下,拉的動,就使勁裝,領導巴不得一趟能裝兩家的貨,這樣咱們送貨的速度更快。
至於車子能不能拉的動,只要能跑就行。”
思想意識還停留在後世的易中河才想起來現在是1958年,而不是2025年,現在交通法有沒有還是一說呢,誰去管你超載呢。
搖搖頭,把後世的法律法規給甩出去,看樣得好好的適應適應現在的制度,要不然以後會鬧笑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