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面的東西也是琳琅滿目,對他來說都是頗具年代氣息的產品,誰讓他的思想還沒轉變過來呢。
當時北京百貨大樓對老百姓開放的只是一至三層,高高在上的四層就是神秘的“特供部” 34號供應部。
一般人根本就沒有機會進入第四層,所以易中河就在這三層到處轉轉。
現在的百貨大樓營業面積達到將近兩萬平,所以夠易中河逛的了。
沒有什麼太感興趣的東西,偶爾有想要的,看看手裡的票據,還是算了吧,有錢沒票可買不來東西。
不過在二樓的時候,還真讓他看到了一件他中意又不要票的東西,就是漁具。
這個年代漁具都很簡單,大部分都是用竹子做的,分為幾節,可以相互連線。
易中河前世就喜歡釣魚,所以這會看到漁具就走不動路了,更何況這東西還不要票。
前世看了這麼多的四合院小說,基本上都會靠著釣魚發家致富。
所以易中河也想著沒事可以去釣魚,他倒是不指望釣魚發家致富,但是這是愛好不是。
最後,易中河花了四塊錢買了一整套的漁具。
來到這個年代兩天了,每次花錢,他都感覺有點不真實,現在的人民幣購買力真是太堅挺了。
就他手上的這套漁具,後世沒有個大幾百上千,根本買不來,現在只要四塊錢,後世一瓶水的錢。
逛了一圈沒有看到其他想買的東西,也不是不想買,而是沒有票。
易中河就拿著漁具回家了。
進門就遇到閆埠貴在門口守門呢。
原本還想著和劉海中商量商量後院的房子的事呢,還沒等他找劉海中商量,易中河就開始裝修了。
所以閆埠貴對著易中河一肚子的意見,都不想和他打招呼。
但是看到易中河手裡提著的漁具,眼鏡後面的眼珠轉動,就想著算計易中河。
他可是釣了很多年的魚了,自認為釣魚的水平不錯,但是他所用的漁具是自己做的,魚竿就是普通的竹子,魚線是尼龍繩,魚鉤就是普通的縫衣針燒紅了自己彎的。
也難為他用這麼簡陋的漁具還能釣到魚。
不過用這種簡陋的漁具註定釣不上來大魚,平常釣的魚都是手指長的小毛魚,偶爾能釣幾條扎巴長的魚都算是這幾條魚瞎眼了。
所以閆埠貴一直以為自己釣不到大魚是因為漁具跟不上的原因。
百貨大樓的這套漁具,他去看過很多次,但是都沒捨得買。